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也明确了财政加强预算管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和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的预算组成,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部门预算是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逐级上报、审核并按政府部门进行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部门预算制度是财政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对于加强政府预算管理、切实提高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具有深远的意义。
部门预算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相联,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必然带来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即由传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转变。
这种转变体现在财政收入管理领域,主要是在1994年推行了以分税制为主的财税体制改革,初步实现了财政收入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理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形成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为实现依法理财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和调节收入分配奠定了基础。相对于财政收入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相对滞后,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预算编制范围窄、涵盖不完整,预算编制较粗放、内容不细化,预算编制时间短、程序不规范,预算执行随意性大、约束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部门预算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此,全国人大、审计署提出,要规范和加强部门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同时,社会各界要求进行预算管理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的呼声也很强烈。在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后,从编制2000年中央部门预算开始,财政部积极推行以部门预算改革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改革。
部门预算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从预算编制入手,全面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规范、高效廉洁、完整统一、公开透明的现代部门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需要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根据部门履行职能需要和财力可能合理分配预算;需要建立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定额标准的科学性;需要加快项目库建设,推进项目支出滚动管理;需要推进中长期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可预见性;需要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明确界定预算编制过程中各方的职责。建立高效廉洁的预算,需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需要加强结余资金管理,减少财政资金沉淀,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推进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完整统一的预算,需要编制综合预算,在一本预算中全面反映政府部门的全部收支,使预算在管理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需要加大预算向人大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披露力度,加强人大和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工作的监督;需要采取科学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收入、支出的总量和结构,提高部门预算的可读性。
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部门预算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始终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政府职能活动的全貌,也深刻影响了政府职能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规范、科学、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强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保证政府行为与决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对广大民众和纳税人负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预算管理按照既定的程序有序进行,确保人大和社会公众对预算的有效监督,减少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随意性,实现依法理财、依法治国的目标。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正是为了建立规范、科学、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消除传统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从这个层面看,部门预算改革已不仅仅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问题,它有着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