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政要春节演“红包记” 陈水扁发包“正名”
向民众发春节红包,是台湾蓝绿双方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甚至成了政要比拼人气的战场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胡宇廷发自北京 春节年年有,红包年年发。在台湾,政要向民众发红包,却别有一番景象与打算。虽然大都只有1元到10元新台币不等的数额(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但各自的支持者动辄排起千米长龙,伸出上万只手。这个由李登辉开创的“政要红包记”,在2008年前的最后一个春节,上演得空前热烈。
马英九拥虿领包失控
2月18日是大年初一,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早就到台北县林口乡的林口观音庙上香祈福,支持民众夹道欢迎,甚至大喊“马‘总统’好!”
但当马英九拿起红包时,现场民众完全失控,为了抢着红包,好几度严重推挤。马英九担心场面太乱,自己拿起麦克风管起秩序来:“暂停!大家暂停,暂停!这样很危险,不要挤,大家都有。各位各位,请暂停一下。”
这时的马英九已不是台北市长,也因“特别费”案被起诉而辞去了国民党主席,身边只剩一位随扈。靠着大批义务消防员和庙方人员排出的人墙,民众才排起了领红包的队伍。
大年初二,马英九按惯例返回苗栗县通宵镇的马家庄祭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祭祖马英九发的不是现金红包,而是仿欧元的巧克力红包。派发春节红包之际,马英九也不忘强调,他参选2008绝对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所有的台湾人民,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他参选。
陈水扁发包“正名”
比起马英九,历经一年贪腐案缠身、摇摇欲坠终未倒的陈水扁,春节更不忘酬谢他的铁杆们。他甚至利用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的传统,来呼应其“去中国化”的“正名”运动。
陈水扁大年初一依例回到台南官田乡西庄村老家,发放10元红包。据岛内媒体报道,排队领取陈水扁红包的人龙长达1公里多,预计发放红包共有1.5万个。拔得红包头筹的又是来自台北县的“扁迷”陈朝寿,这位“扁迷”为此辛苦排了10天的队。
呼应此前推动多项公营事业的“去中国化”“正名”运动,陈水扁的春节红包袋封面上,印着烫金的“台湾”二字。而往年的封面,都以生肖为主题。
红包也染上浓厚政治味
台湾政要向民众发春节红包,本是李登辉首创,以向民众讨喜应景。2000年农历春节,是李登辉卸任前最后一次发红包。随后几年下来,这一做法竟成蓝绿双方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甚至是政要比拼人气的战场。
继李登辉之后将此发扬光大的,乃是善站街头的陈水扁。他连续给了七年的10元,还将李登辉的纸钞换成了铜板。虽然只有10元,但加上卡片跟包装,万把个发下来,一年少说也要准备十几万。
既然前后两任大领导给成习惯,那么“天王们”也只能照办。吕秀莲在今年大年初一,首次随陈水扁南下官田一起派发红包。“行政院长”苏贞昌一样给了10元,再加上两句“花开富贵好运来,时来运转好年冬”的吉祥话。
1块钱也有人给。“立法院长”王金平直接来个“一元复始”。前“行政院长”谢长廷也是1块,和卡片上的2007摆在一起,就是2008,台媒称之“政治意味浓厚”。
刚替民进党拿下高雄市长一职不久的陈菊,也赶上春节前两日,在高雄市府给员工及民众送上10元硬币的压岁钱。据称,不一会儿功夫,1500份红包就被索取一空。
(责任编辑:刘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