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吃包住、月薪一千元左右,还是招不到服务员!”合肥高新区某饭店的王经理现在非常着急,饭店本来需要10名服务员,但招了半个月也只招到2名,饭店现在运转起来非常吃力。记者随后走访了合肥十余家餐饮场所,发现几乎每家店外都贴着醒目的招聘服务员的启事,待遇也多在月薪千元左右,但大多数餐饮场所都表示:春节期间招到合适的服务员太难了!
在合肥经营餐饮业多年的骆经理告诉记者,其实服务员不只是春节期间难招,平时也差不多,只不过春节期间众多劳动力返乡加剧了这个矛盾,“有的饭店一年四季都把招聘启事挂在门外”。
原因一:
源头“活水”不足
骆经理告诉记者,十年前服务员比现在要好招些,因为服务员的主体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那时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多,没有什么技术的农民工在城里不好找工作,而门槛相对较低的餐饮业往往成为他们就业的捷径。
但现在,即使是农村的独生子女,父母亲也都会供养他们读书,“考上大学的当然不会再来干服务员,考不上的也会选择相对轻松的岗位打工”。
“不光是我们这里服务员难招,即使在沿海发达地区,合适的服务员也很难招,农村年轻人少了,就业观念也变了”,在江浙地区做过餐饮业的合肥某大酒店周总经理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原因二:
“青春饭”吃不长
由于在餐饮业做服务员需要的大多是年轻人,而且学不到太多专业技能,一向被社会认为是吃“青春饭”的行业。
“当了两年多服务员,月工资也有1000多了,但觉得两年多来在这个行业没学到什么东西,年龄越大,心里越慌,总不能一辈子干这个吧!”刚刚在春节前辞去服务员工作的小斌告诉记者,他准备用这两年赚的钱学一门手艺,换换工作。
骆经理向记者介绍,他很想给员工买保险,但是大多数员工都不愿意,“可能是他们不愿意干这行太久,怕转关系麻烦,现在不是老板‘炒’员工,是一不小心员工就把老板‘炒’了!”。
原因三:
合肥吸引力相对较低
家住肥西县的小斌还对记者说:“在合肥打工,和家里那些在深圳、北京打工的老乡比起来,总觉得矮一头,特别是在北京的,都学会说普通话了,还能见大世面。”
省城某酒店经理也坦诚地说: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合肥在很多打工者的心目中还缺乏吸引力,其实我们这边的待遇并不比那边差,包吃包住、还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比很多工厂还要高,况且这边的消费水平也比沿海地区低多了。
原因四:
对服务业的认识有误区
小朱原是合肥一家大型酒店西餐厅的服务员,收入很不错,也不是太辛苦,但自从去年10月份她结婚后,就把工作辞了。“没办法,老公和公公婆婆都不想让我干了,他们认为干服务员这行接触的人很杂,特别是西餐厅,怕我学坏了”。
小斌也告诉记者:“干服务员这行,人家坐着你站着,人家吃着你看着,碰见不文明的客人,对你大呼小叫的,真让人受不了,谈第一个女朋友时,刚说自己是做服务员的,人家就不和我来往了。”
合肥某职业培训中心的职业顾问钱先生表示,很多职业尽管待遇都很不错,但由于错误的社会评价,也会导致就业的需求矛盾,“改变这种看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原因五:
员工短缺导致恶性循环
由于服务员短缺,造成整个餐饮业劳动强度增大,从而降低了这个行业的吸引力,也是服务员难招的原因之一。
骆经理告诉记者,他们饭店本来需要十几个服务员才能正常运转,但是目前只有五六个人,等于是一个人承担了两个人的工作量,尽管给他们加了工资,但仍有服务员因为干不了而辞职,辞职的人再在社会上传播服务员工作辛苦,就更没有人愿意来做服务员了。(刘中礼)
来源:
新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