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汤白露
发改委会签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
“发改委刚组织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的会签,已经上报国务院批复,不久将正式发布。”2月10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巡视员綦成元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07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据綦成元介绍,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等18个部委共同制定,相关工作于2005年6月启动。
据介绍,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是国家“十一五”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谈到这一规划的核心议题,綦成元说:“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自2002年以来,生物技术产业吸引创业投资的总额逐年下降,这一局面必须予以改变。”
融资急剧下滑
“经历早几年的投资热潮,生物技术产业目前步入融资低谷。”綦成元表示,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进行了大量调查,正在制定相关政策打通融资渠道。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联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发布《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6》。该报告表明,自2002年以来,生物技术产业吸引创业投资的能力急剧下降。近5年我国共有1080家企业吸引创业投资50亿美元,但生物医药产业只占融资总额的5.2%。
“这一比例大大低于广义的IT产业,也低于传统产业和服务业,在创业投资的行业排名中靠后。”綦成元介绍,生物技术产业在2002年有过较好表现,融资金额在行业分布中排名第二。
2004年,随着浙江新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达安基因、鑫富股份和双鹭药业相继上市,我国资本市场第一次建立完整的生物技术制药板块。2004年也成为自从2001年国家确定生物技术产业为战略性产业以来,从资本市场融资最多的一年。
此后几年,随着风险投资商热情减退,生物技术产业遭遇融资寒流。
“整个2005年,生物技术产业没有从国内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只有1.3亿元资金来自香港市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杨胜利表示,这一窘迫局面直到2006年第三季度才出现转机。
2006年9月,上海安普生物科技公司获得晨兴科技500万美金风险投资,算是一笔大的融资。
关于生物技术产业遭遇寒流的深层原因时,杨胜利认为:一方面,在近十年的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中,产业化基金充当了创业投资的角色,而风险投资很少;另一方面,与IT、网络等高科技产业相比,国内大多数生物技术项目由本土风险投资商投资,国际风险投资商很少参与,然而本土VC经过2000年的网络泡沫之后一直没有恢复。
据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统计,15年以来生物技术产业共计融资121.48亿元,其中境外融资仅3.27亿元。
发改委的报告认为,在100个生物技术活性成分中,能够被开发成新药的不足1%。这需要巨额的创业投资资金支持各种技术与项目开发,而不是依靠金额有限的产业化基金。
产业基地“联动”
“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将继续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并加大力度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予以扶持。”綦成元透露。
关于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的核心内容,綦成元强调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战略布局。他表示,在目前批准的7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布局之上,将适当增加。
据了解,2006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沙、广州、北京、上海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此前于2005年10月,长春、石家庄、深圳被发改委确定为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业界人士指出,这7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只是目前的战略布局,数量显然不够,比如天津、大连等地的生物产业基础发展也不错。“在‘十一五’期间,这几个城市很可能将被接纳为新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这位人士表示。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正在兴建的各类生物医药园区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约60多个。这些园区的建设,一方面正在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对加速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生物医药园区分散、分割,造成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大多数园区并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集聚效应。
作为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前期调研与参与者,綦成元认为,与其他产业相比,生物技术产业的国家产业基地于2005年才开始建设,“这确实有点落后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中,将根据情况予以调整。”
他认为,我国生物技术某些方面与国际差距只有5年,而产业化差距却达15年。基于产业化遇到的诸多瓶颈问题,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将做出具体部署,并从政策上予以明确,比如投融资政策、引进人才战略、税收优惠政策等。
据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运作主体依然是企业。杨胜利介绍,短短几年,全球新冒出1万多家生物技术企业,而我国仅有400多家生物技术企业。“国内企业数量少,竞争力将很难培育,这对于进军国际市场将是极大的制约。”杨胜利表示。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再过5年,我国也不过700家生物技术企业,而全世界生物技术企业将达到4万家。”一位业界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