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新华社发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揭晓,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空缺 6年后名花有主
“搞科研,甚至把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花在调查研究上。这样得出的结论才算是水到渠成。”———李振声
“父亲生活上非常朴素,绝不浪费粮食。”———李振声女儿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昨日在北京揭晓,一批潜心研究了多年的原始创新成果成为本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最大亮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昨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大奖“空缺”遗憾结束
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次只评选产生了一位科学家,他是我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振声院士。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这次共有327个项目获奖。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四个最重要的奖项皆“名花有主”。而在此前的历年奖项名单上,四大奖项都曾出现过空缺,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甚至在2004年度之前连续空缺6年之久。
“歼十工程”获特等奖
“歼十飞机工程”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目前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奖金为100万元。
国家领导人现场颁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向李振声颁发奖励证书,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歼十飞机工程”项目代表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李振声让小麦增产150亿斤
50万元奖金捐作助学基金
人物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振声院士在小麦育种领域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及成果,以及他在我国粮食发展战略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使他当之无愧的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年培育高产小麦
今年76岁的李振声院士和小麦打了半个世纪的交道。整整用了20年的时间,他和他的同事们攻克了杂交品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的难题,最终培育出了持久抗病而且高产优质的小偃系列品种。
李振声还在世界首创了染色体快速选育的方法,使小麦育种速度提高了数倍;他选育的能够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优质小麦小偃54,大大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并由此引发了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变革。李振声培育的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大概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150亿斤。
50万奖金全部捐出
李振声27日说,“我觉得荣誉应该归集体,奖金也应该归集体。”他计划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
工人农民首获奖海归冒出领军人
原始创新奖励力度加大,青年获奖人员比例高,民营企业成技术创新重要力量
2006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产生了一批进行了几十年长期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许多青年科学家在里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原始创新奖励力度加大
体现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达到了85个,并且全部产生了一等奖。
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增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奖项的奖励数量和奖励比重,以加大对原始创新的奖励力度。
“海归”涌现领军人物
中青年科技人才成为这次获奖的主流,在2006年度获奖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到了64.74%%。尤其是一些海外学成归国的中青年科技人员,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占到了各大奖项的36.58%%。“海归”派中已经涌现出一批中国科研领军人物。
民企成创新重要力量
2006年度,非公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整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20%以上,占技术开发类项目的比例高于30%,更较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小型民营科技型企业,已逐步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首次向普通百姓倾斜
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单上,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榜上有名,摘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分别为:上海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炼铁厂工人韩明明的“金属检测和自动除铁新技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工人王洪军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河南滑县农民企业家李官奇的“利用大豆饼粕生产大豆蛋白质纤维”。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对工人、农民科技创新成果予以政策上的倾斜。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