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代表我国科技最高水平的“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江苏30余个科研项目名列“国家技术奖励”榜单,占到全国总数的10%左右。其中,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等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科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区域环境变化”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2个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南京林业大学“农林废弃物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获奖人之一闵乃本
1935年生,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973计划顾问专家组材料领域召集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量子调控专家组组长,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
南大成果同时发出三色激光
据悉,南京大学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第一个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
南大的这一获奖项目为该校物理系闵乃本院士,朱永元、祝世宁、陆亚林、陆延青教授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
据介绍,这一获奖成果从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论、证实基本效应到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历经19年,是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
“我们知道,一般的固体激光器只能发出一种颜色的激光,用了我们的介电体超晶格以后可同时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激光,或更多颜色的激光,这就为当代激光技术开拓了新应用,也开拓了光学。”闵乃本院士对介电超晶格的应用前景有着更多的憧憬,他说,除了三基色激光器可以用于彩色显示外,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如多波长激光器有可能去发展一种激光医疗仪器,例如有些病症的病灶对某一个波长的激光比较敏感,就可以用它来检测和定位,然后再用另一波长的激光对它进行手术治疗。
获奖者闵乃本诚恳、严格、谦虚
诚恳———二页亲笔信鼓励学生
陆亚林回忆道,1988年,当他在浙江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后,慕名想到闵老师研究组攻读博士,但又顾虑重重,担心自己的物理背景不够。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闵老师写了一封信,并不期待有所答复。然而,他没想到闵老师很快就回了一封整整二页的亲笔信。
严格———论文要求英文写作
闵乃本对弟子的要求很高,国内一般的科研论文都是用中文撰写,当时朱永元在闵先生手下读研究生,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就被要求用英文写作,闵先生这样告诫他,我们的工作应该拿到国际上去竞争!
谦虚———名字放在学生后面
祝世宁印象最深的是,在他读研究生期间,每当发表研究论文时,闵先生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学生的后面,而当祝世宁自己成为教师并开始带研究生后,闵先生又让祝世宁作为通讯作者。
热心———火车上为学生拉来“赞助”
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闵乃本去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在南京开往北京的卧铺车厢里,认识了一位企业家吴思伟先生,素昧平生的两人聊得很投机,受闵乃本的感染,临别前,吴先生表示愿意无偿为改善青年研究人员的生活条件提供一笔资助。就这样,闵乃本用自己牵线的这笔资助在物理系、材料系和微结构实验室设立了“克力奖研金”,每位获奖者每个月可以获得1000元的补贴,这在当时比闵乃本自己的工资还要高。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空缺多年
据介绍,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创造了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奖金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被称为国家科技奖的三大奖。自然科学奖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例如数理化、天文、地质等学科。技术发明奖授予在产品、工艺、材料、系统等几方面做出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科学技术进步奖门类最为广泛,包括技术开发、社会公益、国家安全和重大工程等领域。
记者了解到,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获奖者要在自然现象、特征、规律的探究中做出重大科学发现,这个奖项的颁发也是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据介绍,自1998至2005年间,除了2002年和2003年评出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外,其余年份均空缺。建国以后至2005年,我国共评出27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其中属于高校的仅有四项。
除了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根据《国务院关于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香港专家的“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而最大的奖项———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被李振声摘得。
李振声最高科技奖
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27日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胡锦涛向李振声颁奖。
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31年2月生,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
个人奖金捐作“助学基金”
李振声27日说,计划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基金的具体资助办法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副所长张爱民说。
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5年度叶笃正吴孟超获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颁布最高科技奖首次空缺2003年度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2002年度最高科技奖揭晓500万奖金授予金怡濂2001年度王选黄昆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年度吴文俊袁隆平获首届最高科技奖
香港专家首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27日揭晓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名单上,由香港大学支志明教授完成的“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是国家科技奖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开放以来,香港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3位工人农民榜上有名
一般说来,能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幸运儿,不是著名的专家,就是专职科技人员。但27日揭晓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单上,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却榜上有名,摘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据介绍,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3项科研成果分别是:上海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炼铁厂工人韩明明的“金属检测和自动除铁新技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工人王洪军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河南滑县农民企业家李官奇的“利用大豆饼粕生产大豆蛋白质纤维”。
“歼十工程”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歼十飞机工程”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特等奖的重大科研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