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继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之后第十位摘得500万科技大奖的大师。
受三位大家影响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5、6号等系列小麦良种。大学毕业以后,他幸运地分到中科院工作,华罗庚、钱三强、艾思奇三位大家对他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振声告诉记者,华罗庚在讲座时讲到怎样学习,概括起来有四句话:“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别人起床时,我已学习四个小时了;我研究数学是从小学教科书的数学一、二、三、四、五、六册开始的;要学会读书,要能将一本厚书读薄。”这对他来说受益良多。
提出中低产田治理建议
1987年已经在西北工作了31年的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刚刚上任没多久,就提出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他说,因为当时我国出现了自1984年以来粮食生产的三年徘徊,三年粮食没有增加,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三个月的调查,他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当我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加到9000亿斤时,黄淮海地区的增长数是504.8亿斤。
推翻布朗的“饥饿预测”
美国人莱斯特.布朗曾写了一本名叫《谁来养活中国?》的畅销书,称将世界市场上销售的粮食买光也还不能满足中国的需要,中国将成为粮食“无底洞”,让世界挨饿。对此,李振声汇集我国近15年的有关数据,与莱斯特.布朗预测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预测结果没有兑现,于是李振声在2005年4月博鳌论坛上发表文章驳斥了这一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布朗的预言正确与否,需要靠中国农业发展的事实来检验。从1990年到2004年,已经走过了15年,相当于布朗预测后40年时间的1/3以上,我用15年的事实和布朗的预测做了对比,发现布朗的三个推论都不正确,第一,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1/3;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样严重;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相当于总消费量0.6%,微不足道。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这些真实情况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这样一位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养活了几亿中国人的大科学家,当年步入科学之门的初衷竟是为了糊口。1931年,李振声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虽然家境贫寒,但重视教育的父母一直供他念书,先私塾,后学堂。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李振声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到高中二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辍学后的李振声只身来到济南,“想托人找个营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看到了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提供食宿”四个字吸引了李振声。于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考了,没想到考上了。忆及当年,李振声说:“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所以也就对这个机会特别珍惜,学习比较努力。”1956年,李振声从北京中科院来到陕西杨凌的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走上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之路,一走就是50年。到1979年,李振声的研究终于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小偃6号的成功,让李振声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谈到这些,李振声只是淡淡的一句:“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女儿眼中的李振声“生活朴素,从不浪费粮食”在女儿眼中,李振声既是一个平易简朴的父亲,也是一个慈爱严谨的父亲。“他自己非常正直。工作上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生活上非常朴素,从不挑食,绝不浪费粮食。”李滨是李振声的二女儿,在陕西长大,1987年才回到北京,当年29岁,一直在李振声课题组工作,一家三口也一直和李振声住在一起。“他在家里常常是写东西,也就吃饭的时候交流,讨论工作基本是在单位。”个人奖金一分不留李振声捐50万作“助学基金”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振声27日说,计划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基金的具体资助办法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副所长张爱民说。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李振声说。“当然这其中也有我自己的一份努力。”和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振声,对政府和人民给予的荣誉表示十分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