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乙肝艾滋病没有列入反就业歧视类别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说到很多歧视,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民族歧视、性别歧视,刚才你说的其他其实也还有很多歧视,比如说健康的,包括乙肝、艾滋病,还有你刚才提到的性取向的问题,你觉得应不应该把它纳入到法律当中去?
焦洪昌:这个问题,首先是立法技术问题,在我们真正要立法,就业反歧视的时候有几个难点不好解释,第一个难点就是,什么叫歧视?这个问题是非常难说清,非常难以定义的。在学界讨论了很长时间,到底什么叫歧视,从种类上来说,我们通常把歧视分成两种,一种叫直接歧视,一种叫间接歧视。所谓的直接歧视,对于这类歧视,通常在立法的时候,先列举一些个领域,在这些领域的事项里面,我们是排除你的歧视的,通常认为国际社会上大概包括九个方面,涉及到我们通常所说的歧视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这是原来我们《劳动法》就有的,现在要增加的是社会出身、年龄、身高、残疾、健康状况,在这些领域里边,你如果违反了规定,在这些领域设定歧视了,我们就认为构成直接的歧视。
除了直接歧视以外,还有一种是间接歧视,企业并不说出来,不要男的,或者说不要女的,但是事实上在操作的时候,结果我录了100个人,一个女的都没进来,虽然没有明确的歧视,但是实际上你的结果是构成了歧视的事实。在西方,包括欧洲,明示的歧视是非常少的,他们现在已经进入到对潜在歧视的打击。因为当立法把什么什么列入禁止歧视以后,政府、社会、组织、国民来打击这个歧视行为的时候,侵权者一般就转移到暗示了,不会出现任何的要男的还是要女的表述,但是事实上他的结果最后对你进行歧视了。
现在中国人对歧视的打击,我觉得还是大家没有形成这种气侯。比如现在环境污染,大家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歧视在中国可能并没有达到这个地步。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用人者的买方市场化,劳动社会保障部部长田康平提到一个现代劳动力就业的矛盾,他说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是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劳动力供需缺口在1000万左右,就是说大量的人在这儿等着就业,这是一个买方市场,现在这么多人都在等着就业,你现在再去反对就业歧视,再施加这么多,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比如同样是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我花同样的钱雇他,结果这个男的一天工作量大、时间长,女的进来以后又要生小孩,这个事那个事,他说这不是降低我的劳动效率吗,他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觉得相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人的尊严的问题,劳动效率和利润是第二层次的,西方在逐渐逐渐地将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把歧视变成一种像过街老鼠这样一个东西,人人喊打,这个时候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的转变,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还没有把它提到议事日程。我们以往可能有一些个案,在媒体上宣传了,但是从国家立法的角度,从大量的司法实践里面并没有涉及这样的标准,首先哪些领域不能歧视,第二个,什么叫歧视,歧视里边包不包括合理的差别对待,这里面大量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没有从立法到司法实践里面的体现。从政府立法这个层面,把它列入进去以后,这个问题就非常现实了。
刚才你提到的艾滋病、乙肝,为什么在这里边没有单独列这两种呢?我觉得从立法技术上来看,乙肝或者艾滋病只是疾病里边的一两种,立法不会把某一种单独的疾病列出来,说这个病不允许歧视,将来可能会是一个概括的,比如健康状况,你不能以健康为理由作为一种歧视,健康里面包含着这些对疾病的判断。当然作为一个企业,在招人的时候,法律也应该给于一定的权利,你比如说我们很难去想象一个在食品企业不对求职者进行体检,进行遴选,那我们谁还买你的食品呢?所以从这个层面里面,将来甄别不同的情况,会更细致的规定。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在《就业促进法》里面,不可能把这些问题都列举清楚,从一个国家的法律来说,法律一般分成六个层次,《宪法》根本大法,然后像《劳动法》,或者《反歧视法》可能是第二个层次里面的基本法,根本法、基本法,然后就是国务院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他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毕竟是代表中央政府的,中国这么大,13亿人口,这么多地方,你不可能把所有地方的情况都列举殆尽,中央的立法是不是都适合地方,也不一定。除了中央的国务院立法以外,还授权各个地方制定相应的各地方性法规,比如最近山东、上海、广州,北京现在也在制定《促进就业条例》,落实国家的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这些行政法规。除此之外,国务院的各部门,相应的部门,比如说劳动社会保障部或者是一些组织,妇联,他们可以再设定更细致的规章或者章程,行业里面还有一些自己的规则。所以像基本法不可能把应该由国务院的法规、地方法规、规章、条例他们要做的规定都由他来做,甚至这个案子到法院,法院审了十个案子以后,发现这里边什么叫歧视的问题,立法没有规定,但是法院审这个案子的时候,我们长期审,审了十个,怎么确定他有没有歧视。
我觉得歧视的核心问题是分类,我们怎么样进行分类,这个问题实际上在西方的司法判决里面,大量的歧视犯罪是可疑性分类的,比如说搜狐在招员工的时候,有一个分类,比如说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可以到搜狐来工作,这里边有一个分类,把人分成有本科学历和没有本科学历的,或者说我学过新闻的人优先考虑,那学新闻的人和没学新闻的人又分类了,所有的所谓歧视问题最终都涉及到分类,在设定这个类别的时候,你的这个分类是不是必要的,是不是合理的分类,这才涉及到一个歧视。法院老审那个案子,他可能将来设定一些规则,就不是立法机关来解决的。所以像艾滋病、乙肝这样一些具体的病要不要最后作为一种反歧视的内容列进来,我想这在我们的基本法里面可以不用这么细致的列举,把这些问题将来可以留给更广阔的,更有操作性的下面来解决。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