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获得“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的季羡林先生,在其新作《病榻杂记》中给自己摘掉“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帽子,这种伟大中的平凡耐人寻味。
“我知道,人世间大概还有一些关心我的朋友。
这是季羡林先生的新作《病榻杂记》前言中的一段话。这位九旬高龄的老人,即使在病榻上,仍旧笔耕不辍,并发出“想重振雄风”的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读斯文,品斯人,病中的季老,那飞出病榻光彩夺目的人格魅力,让世人敬慕不已!
季羡林先生是北大著名教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著作等身,他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辞书泰斗”、“国宝”,当之无愧。但在《病榻杂记》中,他却以《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泰斗”》、《辞“国宝”》的“三辞”昭告天下。关于“国学大师”,他说,“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出现了‘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季先生认为自己的确有一定的国学基础,但是,“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关于“学界泰斗”,他说:“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桂冠摘下来。”诚如编者所说,老人在病中写下的这些文字,值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反复读这些文字,我感到惊心动魄!试想,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桂冠,他却要自动摘下来,这是何等的胸怀与高风亮节!
《病榻杂记》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生病住院至今在病榻上撰写的九十多篇文章,内容十分丰富。书中有季老首次对自己人生各阶段的回忆;有对父母、老师和亲友的回忆;还有为朋友写的序和跋。更多的还是作者平时所十分关注的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问题、社会公德问题、爱国主义与奉献精神、人生观、生死观和人生感悟等。他用极平淡的笔调,有时还略带诙谐,就像他平时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令读者感到十分亲切。
《病榻杂记》中说的都是大实话,没有丝毫夸张和造作。书中浸润了季老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然而,却没有深奥的概念和推理,更没有故弄玄虚的术语和吓人的名词。先生只是朴素无华地说出他本人对于生老病死的深刻思考,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先生对生命的态度。
捧读《病榻杂记》,犹见季老的一颗赤子之心。他看学校、老师、同学,谈家庭、亲友、社会,都是那样童言无忌,和盘托出,豪无掩饰。如季老提到“我觉得,今天的少儿读物图画太多,文字过少,这是低估了少儿的吸收能力,不利于他们写文章,不利于他们增强读书能力。”正是季老这忆旧文章的“古”为今用的呼吁,才会不断提醒我们,应捡回传统教育的精华。
季老的这种平凡的伟大,就是一个“真”,“怀真情,讲真话”。早在1986年,他就写了《为胡适说几句话》一文,当时胡适还是个“反面教员”,人人谈胡色变,无人敢涉及这一“禁区”,有朋友劝他不要写这样的文章。季老却认为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还胡适以真面目。他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学界的普遍肯定和响应,开启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
在《病榻杂记》中,季老首次对自己的人品作了评价:“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好人,但不是一个不讲原则的滥好人。”“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我会一反谨小慎微的本性,挺身而出,完全不计个人利害,我觉得这是我身上的亮点,颇值得骄傲的。”坦率直言,不溢美,同时也不像大部分传统知识分子一样滥用谦词,而是尽量客观清醒地看待自己,正是季老的人格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