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2006年北京经济年均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7%,第二产业增长9.7%,第三产业增长9.3%,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从经济增长波动的基本轨迹可以看出经济的周期性比较突出。
第一次经济周期(1954年—1961年)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从1954年增长9.3%开始起步,1957年增长到25.4%,小幅调整后于1959年达到最高点38.7%,然后逐渐减速,1961年降至最低点—40.6%,形成了第一个周期性循环。这一周期特点是经济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波动幅度达到79.3个百分点,可以称作是“大起大落”。
第二次(1962年—1967年)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从1962年开始启动,到1965年达到最高点16.4%,然后逐渐减速,形成了第二个周期性循环。这一周期经济增速比上一周期有所回落,GDP年均增长1.3%,波动幅度有所减小,为38.3个百分点。
第三次(1968年—1972年)从1968年开始起步,到1970年达到最高点44.3%,然后逐渐减速,1972年降至最低点—13.2%,形成了第三个周期性循环。这一周期波动幅度为57.5个百分点,平均增速达到13.8%。
第四次(1973年—1981年)从1973年开始起步,到1975年达到最高点13.2%,然后波动下行,1981年降至最低点—0.5%,形成了第四个周期性循环。在这之前的前三轮经济周期其突出特点是大起大落,第四轮周期经济波动幅度降至13.7个百分点,经济周期由过去那种起伏剧烈、峰谷落差极大的波动轨迹,向着起伏平缓、峰谷落差缩小的波动轨迹转变。
第五次(1982年—1990年)从1982年开始起步,到1984年达到最高点17.4%,然后逐渐减速,1989年降至最低点4.4%,形成了第五个周期性循环。在这之前的前四轮经济周期均表现为古典型周期,即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GDP出现负增长,从第五轮开始经济周期由古典型转变为增长型,即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GDP绝对值并不下降,而只表现为增长率的下降。
第六次(1991年—2006年)出现在90年代初,从1991年开始起步,到2004年达到最高点14.1%,也就是目前正经历的这个新的经济发展周期,到目前为止,经济运行仍处于上升通道中。这一周期特点是谷位上升,最低增长率达到9%,经济整体位势提高,平均增长率达到11.4%,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稳定性都在增强。
总体来看,经济周期波动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改革前(1954年—1977年)波动状态的特征可以描述为:振幅大,波动幅度为84.9个百分点;峰位高,经济增长最高达44.3%;谷位深,经济增长最低至—40.6%;平均位势低,经济平均增速为7.8%,可以称作“大起大落”。且表现为古典型周期,即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GDP总量绝对下降,即出现负增长,前四个经济周期的谷位增长速度分别为—40.6%、—21.9%、—13.2%和—0.5%。
改革后(1978年—2006年)波动状态的特征可以描述为:振幅减小,波动幅度为17.9个百分点;峰位下降,经济增长率最高为17.4%;谷位上升,经济增长率最低为—0.5%;整体位势提高,经济平均增速为10.4%,基本上由“大起大落”型转向“高位平缓”型。从1982年开始北京市经济周期由古典型转变为增长型,即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GDP总量并不绝对下降,而是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第五和第六个经济周期的谷位增长速度分别为4.4%和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