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的暴跌导致一万亿市值灰飞烟灭,造成无数投资者财富损失和心理动荡,这无疑是件坏事。但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平心而论,暴跌给市场和投资者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第一、有利于人们深化对政策调控的震荡箱体的认知。
第二、促使今后对股市的调控由行政化转向市场化。沪深股市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政策市”的烙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四、中国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本周二的暴跌出人意料地严重冲击了全球股市,其中以美国股市创“9·11”以来最大日跌幅、一天抹去今年头两个月的涨幅和香港股市连跌三天、指数跌去1500点尤甚。今后若不加强管理的规范化、政策的透明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信息披露的机制化,股市暴跌不仅会伤害到中国的金融和经济,也会波及世界金融和经济。这显然有利于今后中国内地股市的高效化、市场化、透明化、规范化,牛市的持续化、健康化、安全化,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第三、逼出了有关部门的利好表态。说实在的,对股票征资本利得税一直是市场各类投资者担忧的问题,本周二暴跌后,有关部门公开明确表态免征股票投资者利得税,这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第四、进一步认清金融权重股是泡沫风险和暴跌的根源。按理,现有的金融权重股加上从香港H股回归的权重股,应是A股市场的稳定器,但情况恰恰相反。一是金融权重股高市盈率发行本身已存在严重泡沫,上市后泡沫又再放大了许多,从而加剧了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的迅速抬升。二是金融权重股的流通股与总股本的巨大杠杆效应,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平安保险五只股票占了60%左右的市值,能操纵大盘的命运。在暴跌当天,三大权重股的大跌对指数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力。为什么美国股市5年来最大日跌幅和今年两个月的总涨幅也就是3.4%,而中国内地股市3%到4%的涨跌却成家常便饭?看来,中国内地股市的暴跌源在于指数权重统计方法存在问题。因此,人们应更坚定地远离泡沫源、风险源、暴跌源。
第五、跌出了2007年股市主流热点在大重组概念。巴菲特有一句股谚,当海潮退去时,才知道谁是裸泳者。周二暴跌时,笔者发现“裸泳者”即抗风险能力强的翻红股票或最后一刻才翻绿的股票以及第二天强力反弹的涨停股绝大多数都是大重组概念股,尤以中小盘的中低价股居多,这便是罕见暴跌中所凸现的最具生命力的新热点。李志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