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从哪来?
两会在即。不少地方和全国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在网络论坛上或在BLOG里征集网民或博友们对地方“两会”或全国“两会”的“提、议案”内容。他们积极履行职责,准备更好地为提高执政能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作为网民,我深受感动和鼓舞。
网络是网民反映意见的平台。而且,网民中也确有大量关心国事、有文化、高素质的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利用高科技手段收集民意,和广大的网民们交流、沟通,磋商国事,比起一个人苦思冥想、“闭门造车”“想当然”来、比起偏听偏信、只为行业、集团和小团体说话来,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网民毕竟只是全体人民中的一部分。虽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但是,第一,网民们对参政议政并不是都积极的;第二,网民们的素质也确实参差不齐;而且,网民们大多恐怕是集中在中等以上城市的,真正上网的老百姓在基层寥寥无几。他们没有电脑,也不会上网。我居住在一个全县有23万人口的县城,而据我所知,县城中上网的多数是些不谙世事或涉事未深的青年、学生,真正有生活体验、有政治诉求愿望的老百姓的声音却未必能顺畅地通过网络的渠道反映上去。而在我的老家,一个小小的农村,虽然也有130多户人家,600余口人,却几乎没有网民。
所以我认为,代表、委员们如果说事先对某个问题有了初步的看法的话,吃不太准,希望在两会前再论证论证、过滤过滤,进一步提高和升华,那么上网征求意见,这个做法是可行的,是应当肯定的,甚至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假如说有些代表、委员们本身就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却想通过这个办法“走捷径”、图省事的话,我看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
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到底应该从哪来?我觉得牢记职责,不辱使命,起码应该把握两条:
一是强化代表意识,为选民说话,从选民中来。《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代表、委员们走进庄严的两会会场时,“席位”虽然是一个,但他们所代表的却应该是“一群”,即代表着一定的社会阶层,代表着愿意让他代表自己的广大群众。所以代表、委员当好当不好,提案、议案质量是基本标准,就看是不是反映了选民的意见、呼声和要求,是不是代表了选民的意志。
二是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老百姓说话,从第一线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一定的界别,一般是某一个行业或领域中的先进分子,这表明他们对本行业的业务发展了解情况,最有发言权。但行业代表,不能仅仅只是代表行业。温家宝总理最近说:“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具体到代表、委员们身上,肩负广大人民的重托,担负着神圣的时代使命,也绝不能囿于自己巴掌大的天地写提案、议案,更不能随随便便找人代写。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必须迈开双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最贫穷、最落后、最艰苦、条件最差的地方去了解情况、研究问题。这样,在吃透国情,吃透民情的基础上,用全局的眼光观察和处理局部的问题,写出的提案、议案才能有意义和价值,才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才能哪怕是“小事情”,也把握“大方向”,体现“大作为”;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为人民负责、代表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