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2006中国教育蓝皮书》,对过去一年中国教育转型历程进行了反思。与成效显著的基础教育变革相比,2006年高教领域的变革仍然缓慢,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仍在下降中。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事业单位,且大多以公立的形式存在,按照道理,高校应该无暇牵涉过多的利益纠纷,因而能够更好地尽到属于自身的教育义务,并承担起科研责任才对。
不难看出的是,当下的高校早已是今非昔比,以往立足于教育和学术,几乎与世无争的菁菁校园,如今也早已不再,与之相反,更加注重于自身角色的影响力,努力参与社会、影响社会,成为大学争相示出的新面貌。大学走出象牙塔,更加关心社会,以社会关注的问题和焦点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些当然无可厚非,也确实是大学的应循之道。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并没有继续保持其超然于利益诉求之外的中立角色,而是更多地体现出对于利益的追逐甚至争夺。
君不见,当巨额的高校资金被堂而皇之地挪用于风险的股市时;当大学屡屡以扩建校区为名大肆圈地,实际上背后却打着一把土地升值增值的算盘时。如此的参与社会,这般的关注社会,公众所见的显然并不是一个为社会“尽义务,担责任,负道义”的高校形象。除了上述明显的高校角色越位之外,反观高校的一些份内之事,也往往因为一个“利”字而变形走样,教学本该是高校的首要义务,然而现实的情形却是,一边是招生收费要打出“产业化”的旗号,收取远超国民平均承受能力的费用;另一方面,到了实际教学方面,尽管高校教师的课时费屡屡增加,但是因为依旧比不上校外兼职或是科研经费来得诱人,一流教授无缘一线课堂不说,即便是普通教师,也是将更赚钱的校外兼职、业余授课摆在首位,而本应是份内主业的校内教学,反而成了花费时间和支配精力最少的副业了;此外,在科研这个高校的另一本行方面,能够潜心于基础研发的学者日益减少,能够迅速获利的项目却大受追捧,这也无怪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空余两年之后才终于名花有主。
大学之大,既不在校园之大,也不在教师之富。而恰恰在于对教学尽义务,对科研尽责任,对社会担道义。而联系当下存在于大学身上“为了利益故,义务可打折、责任能丢弃、道义也不顾”的现状,公众没有感受到大学的公益属性,“高额收费,四处逐利”倒是切身体会,由此而得出“大学社会声誉与公信力持续下滑”这一结论,当然并非意料之外,而完全在情理之中了。而若要追问究竟是谁动了高校声誉与公信力这块“奶酪”,除了从高校自身找毛病外,高校体制以及整个社会的大氛围或许都难逃干系。
新闻链接
《教育蓝皮书》反思2006中国教育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