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了“两会”说提案,不由得想起了去年“两会”有关提案的感人旧闻:伍绍祖委员和傅立民委员被总工会界别的政协委员李永海的《把加快革命老区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的提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对于“两会”上的委员、代表而言,提交提案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能够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很难,高质量的提案能够让其他委员、代表感动流泪的难上加难,但是李永海委员做到了,李永海委员“3年1个提案”的“厚重提案”意识很值得褒扬。
追求提案的厚重感、震撼感和说服感,用委员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对待提案,不求急功近利,不求火急火燎式的议案,潜心做提案,不怕寂寞,不怕麻烦,不怕吃苦,不求应付,只是想做一个能够产生影响和感染力的提案,追求提案本身的厚、重、精,这样的提案对于“两会”来说更需要,这样的提案者越多,委员、代表的职业素质就越高,这样的提案越多,“两会”的质量就越高,“两会”对于社会的推动力就越大。
但是,和李永海“3年1个提案”的“厚重提案”意识相比,一些委员、代表却在一味追求提案数量的“高产”,不能不让人忧虑。有一个委员的提案有26份。从新闻中得知该委员是一所大学研究所所长,平时工作很繁忙。一年的提案26份,如果平均一个月接近2份多,仅仅完成文字就需要很多的时间,更不要说展开深入的调研和走访了,而一个提案如果缺少了必要的调研和走访,仅凭自己的感知,难免不出现臆断和疏漏,难免不“嘴坚皮厚腹中空”,有人说其实委员、代表是用“脚”跑出议案,表面上较量的是“手”和“嘴”最终较量的是“脚”,可以说委员、代表的提案质量和调研脚步的多少是成正比的。
人大代表为提高议案质量,“自抬门槛”给自己立起了规矩:不深入开展调研的不写;不亲自走访群众的不写;不广泛进行调查的不写。这是如今一些委员和代表的共同认识。“走访”和“调研”成了代表们在写议案前的“必修功课”。可见,减少和杜绝不重视议案、提案质量、或者重“量”不重“质”的议案、提案已经是共识。
肤浅的提案远不及厚重的提案更实用,100个肤浅的提案也许比不上一个厚重的提案,提案的精髓就是说服力,而要实现提案的说服力,不付出辛勤的调研汗水是办不到的。提案在“精”不在“多”,提案要“煨”不要“燎”,“煨”出来的提案醇厚绵长,“燎”出来的提案昙花一现,没有生命力。在注重提高提案质量的今天,我们更需要“3年1个提案”,不需要“1年26个提案”。毕竟,“3年1个提案”看上去更符合提案的社会审美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