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毒食品”不断现身 只缘食药局监管不力
检查只有三年前的一半
最近,美国康纳格拉公司生产的“毒花生酱”在中国纷纷下架。其实,自去年以来,美国已经接连曝出多起食物污染事件,“毒菠菜”和“毒花生酱”接踵而至。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最近对公众发出警告说,美国目前的食品检查只有3年前的一半。据美联社对美国政府有关资料的分析发现,在2003至2006年期间,美国食药局的检查次数下降了47%。同时,专门负责食品问题的实地检查人员减少了12%。而对美国产食品的安全检查则下降了近75%,从2003年的9748次降低到2006年的2455次。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食药局要求国会增加食品检查人员和对食品的检查次数,以防恐怖分子对美国食品供应系统发动袭击。在2003年,检查人员和检查次数达到高峰。
美国总统布什的前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长汤普森呼吁增加检查人员数目。他说:“惟一的不同是,现在情况变得更糟了,因为有更多的检查需要做,设备也更多了,进口到美国的食品也在增加,这些都需要增加检查。”
布什政府在2008年的预算中提出,增加1060万美元的食品安全费用。但一些游说组织称,需要增加的食品安全费用应是1060万美元的10倍。尽管美国食药局在2003至2006年间增加了有关食品的花费,但这些增加未能与人员花费的上升保持一致。
走了“毒菠菜”来了“毒花生酱”
去年秋天,美国爆发的“毒菠菜”事件涉及23个州,并波及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在美国国内,染有大肠杆菌的“毒菠菜”
导致3人死亡,近200人生病。
除了“毒菠菜”事件,美国去年还发生过“毒生菜”、“毒番茄”等食品污染事件。而近来曝出的“毒花生酱”事件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关注。据悉,被污染的彼得·潘牌和超值牌均由美国康纳格拉公司生产。自去年8月以来,美国41个州共有329人因食用这两种花生酱而病倒。而美国多个州的卫生部门最近分别宣布,在感染者食用的康纳格拉公司生产的两种花生酱中检测到沙门氏菌。
康纳格拉公司已开始在美国市场上召回其生产的所有彼得·潘牌和超值牌花生酱。美国食药局日前也发布警告,要求消费者不要食用这两种花生酱。美食药局说,这两种产品都是2006年5月后生产的。除中国外,这两种花生酱此前已在新加坡下架。
生产厂商卷入多起诉讼
虽然目前还没有人被证实因感染沙门氏菌而死亡,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户家庭于2月21日向法庭提交了一份诉状,声称其一名家属因食用了受污染的花生酱而死亡。
罗伯塔·巴凯的家人说,在76岁的罗伯塔1月30日死亡前,她因肠道问题而住院,随后被发现受到了细菌感染。该家庭律师皮尔斯说,去年底,在巴凯一家购买了康纳格拉食品公司的“问题花生酱”后,罗伯塔的丈夫威廉也因类似病症而病倒。当他们的女儿为参加其母亲葬礼而回到父母家后,她也在食用花生酱后病倒。
康纳格拉食品公司的发言人日前表示,他不会就该案的细节发表评论。据了解,目前该公司还至少卷入另4起诉讼,原告指控公司因疏忽而使受害人患沙门氏菌病。 康炘冬 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