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既定目标。胡锦涛总书记4日在参加农工、九三联组讨论时再次强调指出:“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不懈努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
●乐寿长委员呼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三大模式。就我国多数企业而言,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原始创新明显乏力,自主创新的重点要放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跨国技术合作与交流成倍增长,特别是企业引进技术深度开发,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还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我觉得各级领导首先应该提高认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要结合我国技术、经济战略发展的需求,确定同各国和地区开展技术引进、科技合作的优先或重点领域、合作对象、合作模式和合作方式,把握技术引进的主动权。要积极引导,确立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突出重点克服引进项目不注重适用性现象,避免出现有钱买技术无钱搞消化吸收现象,要把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效作为引进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还要培养和造就再创新人才,注重和海外华人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吸引顶尖科技人才。
(乐寿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
●刘友梅委员呼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自主创新是支撑产业发展的脊梁,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就是构成这压不弯脊梁的铁骨。在推进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起到主导作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与运用,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我建议: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要创造有利于创新成果产出和产业化的知识产权政策环境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公共服务体系。还要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强化各级党政干部、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懂专业、会管理、熟悉法律和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刘友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文庆委员认为知识产权文化就是科技创新文化
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产权、一种财产,它更是科技创新之源,是核心竞争力。进入21世纪,知识产权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和企业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发达国家正从科技立国向知识产权立国转变。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三个关键。一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应用他人知识产权实施专利二次开发,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源头创新的知识产权。二是让别人充分利用你的知识产权,一流企业卖专利,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要注重专利数,更要注重专利的被采用率和专利创造的价值。三是注重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和循环。
(沈文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科院院士)
(记者 刘洋 王小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