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出版产业化缺乏评估体系
去年元宵节,易中天“品三国”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首播。其后一年,易中天的名字广为民众熟悉。和易中天一样,于丹的《论语心得》也走进了大街小巷。时隔一年,易中天、于丹现象仍然受到出版界人士的关注。
记者:赵委员,您对易中天的看法如何?
赵昌平:我个人对易中天这个人比较佩服。他确实做了很多大学教授不愿意做的事。在出版上他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
记者:易中天、于丹的出现在出版界是一个偶然现象吗?
赵昌平:这种民众广泛关注历史文化的现象,最早应该是从余秋雨开始的。也就是从精英走向大众。易中天、于丹现象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在表述形式上,他们更加大众化,采用了说话、讲故事的形式,满足了更大多数的读者,可以说把历史文化的普及手段更推进了一步。余秋雨的模式还是限于传统纸质媒体。到易中天、于丹,已经把出版与电视结合了起来。可以说,在目前把出版产业化运作到了极点。
记者:也就是说有新的东西是值得肯定的?
赵昌平:有三点是值得肯定的:第一,文化层面走向大众;第二,产业化运作模式;第三,在产业化运作的内部,是强强联手的典型。
同时,也值得深思。从余秋雨到易中天,可以说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再往前一步,可能就走向浅俗,出版人对此要特别注意。不要走“偏锋”,以为俗便是这一现象的主流,那样出版的文化核心内涵就会越来越少。
记者:具体分析,有哪些内容是值得思考的呢?
赵昌平:易中天出来以后,现在很多出版社都抢着要包装他,于是形成一种炒作。炒作过头了,会对一些小出版社产生冲击。另外,现在出现很多出版社学易中天、于丹的做法,出版一些浮躁甚至是抄袭的东西,断章取义,哗众取宠。这不是通俗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
记者:通俗文化与出版有什么关联?
赵昌平:通俗文化也应该“有文化”,这是他的核心内容。出版的核心,也应该是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产业化运作中。
记者:易中天、于丹现象对出版产业化有什么启示吗?
赵昌平:当前,还没有一项对出版产业化的评估体系。就易中天来说,他确实做出了一定成绩,但哪些是成绩,哪些是不好的趋向,没有评估体系就无法进行客观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