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李斌)“我说三点意见。”6日上午,政协新闻出版组讨论会上,朱英璜委员的“三点”发言,赢得满堂喝彩。
民间为什么有奢华之风?和“引导”有关
“民间为什么会有奢华之风?”朱英璜委员的第一个话题,仍然延续了前一天小组热议的奢华之风问题。
中国经济连续近30年快速增长,被誉为经济奇迹。“这固然值得我们骄傲,但是要注意:全世界最昂贵的劳斯莱斯车是中国人买的,中国人到国外买名贵表一买就是十几块……”在列举了一系列奢华现象后,朱英璜委员坦言,“这和政府引导有关。”
“大家看看,一些地方政府到处在建新衙门,盖好房子。”朱英璜委员说,“这不仅败坏风气,而且破坏中华民族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最近,境外一家报纸登了一篇文章《‘面子工程’没面子》。”这位精通英语的政协委员说,“文章提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云南的一个地方花费47万元用绿漆搞绿化;一个是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花了11.4亿元人民币,使用率非常低,不仅不赚钱,政府每年还要倒贴900万元,被人说成是中看不中用的大花瓶。”
“我知道。非常难看。”杨澜委员插话。
朱英璜委员接下来的话,一气呵成:
——问题不光是一个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杭州、宁波、绍兴、东莞、河南、武汉……这几年都纷纷建起了大剧院,动辄几个亿,多则十几亿。真需要建那么多大剧院吗?如此之多的奢华剧院,又有多少能真正用上?这些钱,可以盖多少希望小学啊?要知道,那都是纳税人的钱啊!
——做人要打扮,城市要面子。这我们都理解,但是打扮不一定要用最高级的化妆品啊。是面子重要,还是民心重要?
“我怎么感觉有些地方,有点像暴发户。”一位委员插话。
朱英璜委员打开《政府工作报告》:“请大家翻到第27页。还是报告说得好,要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建议各级人大认真审核每年政府的预决算报告,检查政府的钱是如何花的……”
究竟什么是“中国崛起”?
不久前,一部《大国崛起》的电视纪录片热播,引起国内外关注。
“现在说崛起,还早了点。”作为媒体人,这位中国日报社的顾问对此有点意见,“成就要宣传,但我们更要韬光养晦。日本在发展最快的时候,都从来不谈‘崛起’二字,都是谈危机和困难。中国人现在还没到真富的时候,就开始大喊大叫了。”
“对,中国还远没崛起。”罗开富委员应和。
究竟什么是“中国崛起”?
朱英璜委员认为,很多人认为崛起的内涵是经济上有力量,但实际上还应该包括政治上有力量——走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我们正在走这条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必然将对世界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他指出,经济上的“崛起”固然重要,文化上的“崛起”也很重要。但现在文化上尤其是道德品质上的“崛起”很差,相对落后。
“经济实力强了,不等于国家形象就一定会好。”朱英璜委员说,当前政府的工作重点当然首先是经济,但是必须同样要重视政治和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嘛!”
“经济粗放,文化也很粗放”
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全球汉语学习热……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
“大家都想到金色大厅去。”朱英璜委员提醒说,文化发展要吸取经济粗放发展的教训。“现在各种活动非常多,什么都往文化里装。什么孔子文化节、豆腐文化节、榨菜文化节啊,反正以各种名义变着法赚钱。经济粗放发展,文化上也存在粗放的问题。”
“韩国人是真下工夫。”他接着说,“看看《大长今》,韩国人发掘了自身的文化,引起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共鸣。他们文化输出的成功经验,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中国搞文化的人很多,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向世界介绍我们的优秀文化?对这些问题,我自己也感到很困惑。”朱英璜委员“话锋”指向文化市场,“现在文化好像很繁荣,可到书摊上看看,一是繁荣,二是混乱。”
他讲起自己最近参加的对一套对外书目的评选:“好几百种。有精品,但传统的东西过多,选材上厚古薄今。”
“历史的魅力,不能自动转化为现实的魅力。”他告诉大家,近日陪一个太平洋岛国的议长在华访问,议长临走时想要一本英文的《中国近代史》。“他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很感兴趣。可我找来找去,打了好几个电话,也找不到这样一本书。”
书是如此,电影呢?朱英璜委员笑着说:“送到奥斯卡的都是武打片,《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现在连外国人都没有胃口了。原因就是艺术家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想方设法迎合外国人口味。难道就没有更好一点的片子?”
“我建议,有关部门应该组织一批懂文化的专家认真研讨一下,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如何向世人介绍中国文化?”朱英璜委员说,要走向世界,还要了解世界对中国文化的需求。他强调,文化要想让世人接受,就一定是体现人类共同价值的东西。
上午讨论即将结束时,主持人桂晓风委员“自我点评”:“我们保持了昨天发言踊跃的好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