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3月7日电(记者胡星)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到去年底,西藏扶贫系统共实施包括牦牛肉、青稞、牦牛酸奶、山羊绒、藏猪肉、藏鸡肉等特色产品开发项目300多个,总投资超过3.4亿元,实现效益1.26亿元,24.5万农牧民通过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那曲地区那曲县罗玛镇牧民格嘎一家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由于他们家位于青藏公路沿线,过往旅客都会下车购买几盆他们家做的酸奶带走。“现在一天能卖300多斤酸奶,销售额近4000元。”格嘎说。与平时在超市买的瓶装或者塑料盒装的酸奶不同,格嘎家做的酸奶是装在铝盆里论斤卖,每斤能卖12元。格嘎家因为做酸奶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去年仅做酸奶收入就近10万元。镇上的牧民长期给他家供应牛奶,也增加了收入。
在藏北草原,几乎每个牧民家都能生产酸奶。当地政府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发展奶制品特色产业,帮助生产户购买设备,培训技术员,形成了一项“到村到户”的扶贫开发形式。目前在那曲县,以牛奶为原料的奶制品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包括酸奶、奶渣、酥油等。牧民将鲜奶送到奶制品加工户,经过他们制成成品销售到城乡市场。据那曲县统计,仅那么切和罗玛镇两个乡镇的牧民通过生产奶制品每户每年增加现金收入2737元。
在“十一五”期间,西藏将继续加大特色产品的开发及输出力度,打造特色产品的知名品牌,帮助农牧民利用资源优势多渠道地增加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