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从乡村大步走向城市
政府为9万农民买岗位,城镇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八成多农民看病住院能报销,44.8万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2006年,北京市城乡投资比例出现历史性“拐点”:对郊区投资比例首次超过城区,达到52%。
这个数值耐人寻味。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京郊已经有86.9%的农民加入了新型合作医疗,44.8万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看病能报销,养老有保险,曾几何时,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正在京郊普及。
在北京,什么是城?什么是乡?这其中的界限人们已经很难说得清楚。北京城乡二元体制正在发生融合性的变化。
56个部门联动,108项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年前,平谷区太平庄村李强一家搬进了新房。
李强或许意想不到,自家这几间砌墙不用砖、冬天不用烧暖气的新式民居,从设计到施工,背后有多个政府部门在贡献力量——市规划委编制《北京新农村改造规划建设设计手册》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市建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了《北京市农民住宅建筑节能墙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鼓励农民在自建住宅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和采用建筑节能设计,并对达标者给予每户两万元的补贴。
建设新农村,仅靠几个农业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2006年,市委、市政府探索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城乡统筹新机制,市级56个部门单独或联合制订了近100项支农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支撑下,108项新农村建设工程陆续启动,111.8亿元资金投入农村地区。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培育产业。根据北京市的特点,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方向。市农委制定出台《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建设。
大兴区西黄垡村村民马爱荣算了一笔账,依靠市、区两级的补贴,农民只要投入几千元,就能建一栋造价3万多元的温室,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在政策的激励下,2006年,全市新增了设施农业面积4.5万亩,仅此一项就为农民每年增加了近4亿元的收入。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去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和补贴政策,京郊9.9万农民获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其中7万人获得职业技能证书,8.3万农民转移就业成为"上班族"。
52:48对郊区投资比例首次超过城区
采访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字:市发改委安排的政府投资中,郊区与城区的比例2003年为1:4;2004年为2:3;2005年为1:1,首次出现对等。而在去年,这个比值首次发生逆转,政府固定资产用于郊区的比例达到52%,比城区多了4个百分点!市级财政对农村的总投入达到111.8亿元,创历史最高值。
这笔钱如果在京郊大地上全面开花无异于"芝麻撒盐",解决不了大问题。钱投向哪里?
这个冬天,昌平区南口镇李庄村60岁的徐桂兰老人,没再犯"老寒腿"的毛病。年前,家里扒掉了土炕,换成了上下两面都能散热的"吊炕",室温一下子提高了五六摄氏度。
让老人家里暖和起来的是京郊三项工程--
2006年,市委、市政府拿出4.2亿元专项资金,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在京郊开展了"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三项工程。在农村地区安装了3万盏太阳能灯,建设农村雨水利用工程200处、中水利用工程60处、新建节能"吊炕"46120余铺。
以建"吊炕"为例,一铺"吊炕"造价大约为600元,市财政按照每铺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再加上各区区镇级财政的配套资金,最后农民只要花50元,甚至不用掏一分钱,就能安起一铺"吊炕"来。
通过实施三项工程,农村的夜晚亮起来了,农民的住房暖起来了,农业资源也逐步循环起来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句耳熟能详的老话。可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农村包括道路、交通等在内的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区,已是不争的事实。
改善郊区基础设施成为政府投资聚焦的重点。
去年10月,平谷黄关路竣工通车,把本市最后两个相邻却不相通的乡镇--黄松峪和镇罗营连了起来。这条以生态理念建成的景观路还将成为平谷区重点打造的旅游公路,山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同样是去年,京承高速二期工程竣工,怀柔、密云和北京市区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远郊地区调整、新增了10条客运线路,27个行政村的18000余名村民出行难得以解决。
而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则让农民感受到了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
远郊区县建立了1568家零售药店、2671家药品销售网点。78个村完成了有线电视信号盲点覆盖工程、665个村收视节目增至8套以上。建成522个"益民书屋"、配送图书6000余种70余万册。200个行政村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
据了解,今年,市发改委安排的政府投资将继续加大对郊区的倾斜力度,安排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就有70亿元,重点仍然指向城乡差距最明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2][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