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中国妇女报副总编辑孙钱斌接受了中国报业网独家专访。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以下简称“记”):全国两会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大主流媒体聚焦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了解,今年参加报道全国两会的记者近2000名,可见两会已经影响了整个世界。贵报今年的两会有没有派记者前往前方报道呢?你们今年的报道计划有什么样的特色呢?
孙钱斌(以下简称“孙”): 今年本报有12位记者参加人大和政协的报道,其中摄影记者3位,每天出版四个版的《两会/妇女节特刊》。
今年的报道计划突出对新闻现场的记录,挖掘两会新闻与百姓利益的交集点,把更多的笔墨从代表委员中的官员、明星转向基层、草根,并实现会场内外的互动,同时创新报道和编排方式,尝试“文字直播”等新式武器。
记:您估计的今年两会上媒体关注的焦点有哪些?贵报的报道角度会会侧重哪些方面呢?
孙: 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农民工权益、反腐败等民生、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将是今年两会的焦点。
谋求性别平等和关切民生是本报两会报道的基本角度。本报将围绕男女同龄退休、提高女性人大代表比例、留守和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物权法对女性财产权的保护、公共财政对农村妇女的支持等妇女儿童权益问题展开重点报道。
记:今年国家对境外记者参与两会报道给予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您对此怎么看?
孙:有利于向国际社会展示、塑造中国开放、开明和自信的形象,同时也意味着中外媒体的竞争更加“短兵相接”。
记:有人说,2007年两会报道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的一次重要的实战演习,无论是对前方的记者还是后方的编辑。贵报会不会把两次报道联系在一起,起到真正的练兵作用?
孙:在新闻策划、大型报道组织等新闻业务方面的确是一次练兵。
记:今年两会突出了“和谐中国”这个鲜明主题,贵报准备怎么把握这个主题?
孙:侧重从两性和谐、家庭和谐的角度报道和谐社会的主题,在展示前景的同时更加关注那些影响中国走向和谐的因素。
记:您应该也是从基层做起的,您认为记者报道两会,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记者如何把握报道的方向和角度?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孙:好的记者需要个性化的视点和语态。
记:今年很多报纸的两会报道加大了与自己网站互动的力度,贵报有此方面的优势吗?
孙:本报创办了国内首家手机报,手机报也参与两会报道。
记:媒体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您认为公众怎么来关注两会?从哪些角度去关注?
孙:马克思曾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更他们的利益有关。公众对两会的关注肯定是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的。
记:您认为今年的两会对我们十一五阶段建设,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孙:即将通过的两部重要法律都涉及市场经济基本制度,意义不可小视。
记:本省的两会代表是省内各大媒体关注的热门对象,贵报今年的报道有什么新的创意和构思吗?
孙:中央媒体竞争也很激烈,总的想法是把正确报道和生动报道统一起来。 (晨子)
个人简介
孙钱斌,男,汉族,36岁,从事新闻工作12年。主编的言论栏目《天天观点》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2005年,他策划组织的大型系列报道"三创行"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他编辑的版面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报纸版面复评暨全国报纸版面年赛银奖和铜奖。
中国妇女报介绍
《中国妇女报》创刊于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头,由全国妇联主办,是一张具有思想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的全国惟一的一份全国性的女性大报。其宗旨是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促进妇女进步、发展与解放,积极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热情为她们服务,鼓励广大妇女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半边天作用。同时关注现实生活中各种与妇女有关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积极通过舆论作用促进问题的解决。
《中国妇女报》除要闻版外,还两两性论坛、文化时空、国际纵横、职业女性、女性与社会、网络时尚、妇运潮汐、女子体育等专版。另外,还有《健康生活》、《为了孩子》、《女性消费》三个周刊。这些周刊专版、副刊,融社会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报道面涉及女性与社会、婚姻与家庭、健康与生活、子女教育以及文化、科技、法律、国际、体育等方面,内容丰富多彩,能帮助您开阔视野,拓宽人们的生活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