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晨讯]潘虹委员:放映优秀艺术电影是“院线”的社会责任
【新民网·晚报晨讯】北京今日电(特派记者 江山 郑裕利)昨天本报一版刊登的报道“《图雅的婚事》还要等多久”刊出后,引起了部分在京参加政协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的共鸣。
“供应链”发生“扭曲”
吴贻弓委员说,我国电影发行体制改革后,“院线”的权力得到很大加强,电影院放什么电影,往往是“院线”说了算,“院线”认为某部电影会受观众喜欢,票房好,就安排放映;反之,对可能赚不到钱,甚至会亏本的电影,发行就没有积极性。类似《图雅的婚事》这样的优秀艺术电影,尽管在国际上获了大奖,但“院线”并不感兴趣,“婚事”还是举办不了的事,就不足为怪了。吴贻弓把这种现象解释为电影“供应”发生了“扭曲”,选择放映电影只考虑市场和票房,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不少国产优秀艺术电影还没有与观众见面,就被打入了“冷宫”。谁还有积极性去筹拍优秀艺术电影呢?而喜欢优秀艺术电影的观众,也没有地方可去观看。
应承担社会责任
潘虹委员特别感谢本报在一版位置关注艺术电影市场问题,她认为,“院线”发行电影不能一味讲求经济效益,还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有些所谓的商业大片尽管炒作很厉害,但观众看后不以为然,甚至觉得“上当了”,还有的大片渲染暴力等不良行为,青少年观看后,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而优秀艺术电影大多是低制作成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展宣传推广,票房不理想也很正常。“院线”有义务为优秀艺术电影作一些宣传推广工作。其实,优秀艺术电影还是有一定数量的观众群的。据她了解,在不少国家,有许多电影院都乐意放映优秀艺术电影,也吸引了很多观众。
打开通道有良策
在谈到如何为国产优秀艺术电影打开市场通道这个问题时,两位全国政协委员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潘虹委员建议,对具有公益性质的电影市场,有关职能部门可以对“院线”放映电影设定一定的类别配置,如规定一年中“院线”所属影院在放映商业大片的同时,必须有一定时间和场次来放映优秀艺术电影,以满足观众对不同类型电影的需求。另外。优秀艺术电影在票价方面可以相对优惠一点,原本60元一张的票,如果卖30元或20元一张,观众更容易接受,电影就会有人看,市场就会有人气,艺术片的发展就有希望。
吴贻弓委员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电影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一环。解决好国产优秀艺术电影的发行问题,对发展文化事业很有利。他指出,上海在这方面实际上已经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已开辟了一个专门放映艺术电影的影院,虽然只有400多个座位,但来看电影的观众很踊跃,反应也比较好。一些无法在主流“院线”放映的国产电影,也有了一个“出口”,让喜欢看艺术电影的观众能够如愿以偿。不过,这样的“院线”确实少了,应该根据情况增加。
从去年开始,有关单位和浦东等地的一个社区合作试点,把优秀艺术电影制作成数码电影,拿到社区为居民放映。物业提供场地,发行方组织片源,观众只要花5元钱,就可以欣赏到优秀艺术电影。此举受到居民的广泛欢迎,待条件成熟后,也可以向其它社区推广。作者:江山 郑裕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