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气象局首次发布全国气象灾害监测评估报告。报告表明,受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影响,200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受损,全年陆地总体生态质量偏差。
2006年全国48%的陆地生态质量不如常年水平,陆地生态质量偏差的面积较2005年增加31%,其中,全国大部农田生态质量总体正常,但生态质量区域分化有所加剧,川渝等地发生严重干旱,农业供给及生产功能下降明显;森林生态质量也与常年持平,但疏林地生态质量下降明显,林区火灾频发,损失严重;草地、荒漠、城市的生态质量明显低于常年水平,表现为草地载畜量降低、沙尘天气频发等生态系统支持功能的大幅下滑。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毕宝贵介绍,导致我国陆地生态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2006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
成因之二是,2006年我国多种气象灾害频发,其中以干旱成灾面积最大,较前两年明显增加,且局地干旱强度增大。春季,我国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春旱明显,部分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植被的关键生长季节——夏季和秋季,全国平均降水量仍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的伏旱和秋旱,尤其是夏季的川渝高温干旱以及秋季中东部地区大部降水明显偏少。
来源: 科学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