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中化道达尔“限时降价”
1月13日,中化道达尔燃油有限公司位于北京西三旗的一家加油站开业“限时降价”,降幅为0.5元/升;2月10日,道达尔公司在京的两处加油站对三种在售汽油每升“限时降价0.5元”,为期12个小时的促销吸引了千余车辆排队购买,一度引起交通堵塞。
[破冰之举]
中石油首次单方降价
从2000年开始,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其他社会加油站在国家发改委每次调价后,都一致“默契”执行“可上浮8%”的规定,从未顾及“可下浮8%”。此次中石油在北京和广东两地的降价被视为破冰之举,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我国开放原油、成品油销售领域,外资企业涌入国门,消费者知道了更多的价格信息,获得了更多的加油渠道,中国传统加油站面临残酷竞争,今后这样的价格升降将会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手段而被经常使用。
北京 每升最高降价达0.2元
8日晚7时许,中石油北京分公司旗下的近百座加油站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汽、柴油让利活动,每升最大优惠幅度达0.2元。
中石油北京分公司这次降价为期1个月,范围涉及90号、93号及97号汽油,并包含0号和-10号柴油,降价幅度分为每升降0.05元、0.1元和0.2元三档,但地处不同地理位置的加油站降价幅度有所不同。以人们常用的93号汽油为例,每升让利0.2元的加油站多集中在房山、通州及平谷等京城边缘地区,让利0.1元的加油站则多分布于四环线上,如东风南路、四元桥等地;让利0.05元的加油站主要分布在四环以内。
广东 平均每升将降价0.06元
据悉,中石油在广东将采取降价促销策略,每升油平均将降价0.06元钱,这是4年来石油巨头首次在广东将成品油降价促销。中石化广东石油公司表示,最近在销售方面有赠送礼品等方面促销,目前尚未打算在价钱上跟进。
9日,中石油华南销售公司总经理佟福财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们已经考虑对旗下油站油品价格进行下调。但记者来到新港西路中石油加油站,发现油站价格牌没有改动。记者联系中石油油站的消息人士,得知中石油华南销售公司已经出台降价文件,但眼下没实施,降价文件核心内容就是各个油站可对汽、柴油价格下调,每个油站幅度不同。
[降价原因]
中石油称是回报社会
据悉,此次降价并非发改委统一调价,纯属企业行为。记者多方联系,但中石油北京分公司没有对降价原因明确表态,称“降价是公司统一部署回报社会”,中石油在北京约有200座加油站。
[市场反应]
中石化尚未打算跟进
9日,记者采访了广东成品油市场除中石油外的另两家成品油主要供应商——中石化广东石油公司和中油BP。中石化广东石油公司表示,最近在销售方面有赠送礼品等方面促销,尚未打算在价钱上跟进。
而中油BP政府与公共关系经理孔鸣说,目前公司还没有采取降价的行动,但是也在研究有关与顾客相关的促销行动,不排除采取降价的可能性。
有社会加油站欲跟进
8日中石油单方面降价可能引发油价整体下降,目前北京已有社会加油站表示将跟进降价。而在北京拥有约500座加油站、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中石化北京石油公司没有跟风降价,打破了两大石油巨头一贯的“价格默契”。
[市场前瞻]
国际油价短期内保持稳定
昨天,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张学武分析说,2月份,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呈稳中趋升的运行态势,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稳定。预计后期油价仍会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态势,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将使石油需求继续增加。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07年全球原油需求将增加155万桶/日,该项预测高于早先预测的30万桶/日的水平。石油需求稳定增长将促使国际油价高位稳定运行。
同时,随着天气转暖以及各国节能措施投入加大,石油价格不大可能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而随着北半球天气转暖,取暖用油会大幅减少,夏季用油高峰未到来,石油需求处于一年中的淡季。因此,石油需求短期很难出现大幅增长,这也将促使油价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态势。
[业界解读]
市场竞争从压力变为现实
对于中石油此举背后的原因,业界有不同的解读。
与首份社会责任报道有关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其他社会加油站在国家发改委每次调价后,都一致“默契”地执行有关规定中“可上浮8%”的部分,而“忽视”了该规定中的“可下浮8%”。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春节过后,中石油发布了有史以来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此次降价行动与这份社会责任报告有密切联系。
成品油市场开放引发竞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小加油站体系负责人则说出了另外一个原因:今年伊始,我国开放原油、成品油销售领域,外资企业涌入国门,消费者获得了更多的加油渠道,笼罩在中国传统加油站头上的无形压力已变成了残酷的竞争现实。
在中化道达尔用一天的降价换来了家喻户晓的广告效应后,其他竞争者也正在加快各自的脚步。8日,壳牌中国区主席林浩光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将继续在华积极拓展加油站市场。BP方面也表示,将在年内完成1000座合资加油站的建设目标。
[新闻分析]
从态度上带好头
中石油在北京和广东两地进行降价促销,据称是因为“统一部署回报社会”。国内石油垄断巨头这种一反常态的举动,带给我们哪些信号呢?
分析中石油的这次降价,与市场竞争压力有关,但压力并不是形成降价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北京目前虽然有一些外资、民营加油站,但中石油、中石化还是在网点布局数量和覆盖面上占有绝对优势。因此,记者认为中石油这种在政策许可度之内的降价更多是一种市场营销策略,与不久前北京的中化道达尔加油站“限时降价”的目的类似,主要是为了吸引眼球。
一贯在定价上保持一致的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这次在北京市场的降价行动没有保持一致,则体现了两大石油垄断企业之间的网点布局实力差异,以及对于消费者呼声重视程度的差异。此次,中石油获得的最大收益其实不是闻讯而来加“便宜油”的车流,而是在企业形象扭转上相对中石化的主动和领先。
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正在进行审议。专家认为,企业所得税法通过后,企业统一适用25%的税率,中国的石油、电信、银行和大部分采矿行业将成为主要受益者。值得这些垄断企业深思的是,如果获得了税收优惠,应当如何处理收益的问题。是合理让利于百姓,还是继续站在部门和行业的角度攫取暴利,这是垄断企业必须面对的考题。从这个角度看,中石油的降价虽然力度有限,但却从态度上带了个好头。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信息时报、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