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大有希望!
王金山走进央视“两会”特别节目《对话:春天的约会》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省长王金山应邀来到中央电视台“两会”特别节目《对话:春天的约会》。图为王金山省长与在节目现场展示才艺的农民工亲切交谈。
3月9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省长王金山应邀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室,在“两会”特别节目《对话:春天的约会》中,与主持人陈伟鸿、我省在京农民工、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来自北京工业大学、中建总公司等单位的嘉宾一起,就“两会”热点话题农民工问题,展开倾情关爱和真诚、轻松、生动的对话,共同期盼解决农民工问题“春天”的早日到来。
省长为农民工选送“嫁妆”
节目首先从观看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反映农民工打工的节目《进城》开始。
陈伟鸿问王金山:“你是农业大省的省长,一直对农民工非常有感情,看到刚才的节目,你有什么感受?”
王金山动情地说:“这是我看春节联欢晚会感受最深的一个节目,节目表现了农民工在川流不息的城市奔忙的镜头,特别是接下来农民工子女的朗诵,我是流着眼泪看完的。”
“如果把农民工群体比作一个人,在你眼里,农民工是个有什么特征的人?”陈伟鸿问。
“是充满创业激情,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青壮年。”王金山答道。
这时,陈伟鸿现场调查“你眼里的农民工”。王金山说:“农民工亦农亦工、非农非工,城市就业接受他们,服务却出现断层,他们的生活困难还很多。”
“在我眼里,农民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期待的待嫁姑娘,她希望找到好婆家,又期待家乡父母官把嫁妆做好,把她们培训好,为她们服务好。”北京工业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华形象地打了个比方。
抓住这个比喻,陈伟鸿向王金山问道:“安徽是农民工输出大省,王省长是农民工的‘娘家人’,你感到身上的担子重吗?”
王金山答道:“我感到责任很重。‘嫁妆’可多可少,必备的有两样不能少。”
此时,陈伟鸿在题板上掀开新的一页,上面写着“安徽的‘嫁妆’”:技能培训、素质培训、技能鉴定、法律援助、劳务信息、出门证件。陈伟鸿向王金山问道:“哪两样是不能少的?”
王金山认真观看题板后说:“一个是这上面已经列出的技能培训和鉴定。还有一个这上面没有写,就是组织输出。安徽是农业大省,劳动力多,过去农民工打工是零散的、自发的,有盲目性,是无序的,有很多弊端,所以我觉得‘组织输出’应该排在第一位。”
“农民工输入地和用工大户是‘婆家人’,你们觉得哪样‘嫁妆’最重要?”
主持人向深圳市和中建总公司两位嘉宾提出问题。每年接纳80多万农民工的中建总公司嘉宾深有体会地说,组织输出更重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全国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胡晓义说:“感谢王省长为农民工准备这么多好‘嫁妆’。我赞成王省长把组织输出排在‘嫁妆’第一位。有组织输出可以解决劳务信息、权益维护,更有针对性,就像‘订婚’一样有保障。”
胡晓义进一步说,作为“婆家”,输入地政府和企业的聘礼至少有四份不能少,一是免费的就业服务;二是工资有保障,不能拖欠;三是工伤、大病等保险保障;四是创造安全生产环境。
安徽农民工现场展示绝活
“组织输出比较难,请问障碍在哪里?”陈伟鸿问道。
王金山答道:“输出地、输入地要做好衔接,搞好定向培训,双方都要重视。”
胡晓义接过话题:“我知道安徽当涂的组织输出已做到村级,在村里设立劳务输出服务站。”
陈伟鸿敏感地抓住这个信息:“王省长可以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王金山介绍说:“安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和相关省市都签订了劳务输出协议。据我了解,村级劳务输出服务站主要是收集、提供信息。”
“你去过最基层的服务站吗?”
“我去过滁州的服务站,他们每天收集提供信息,大家都是本村人,有什么信息打个招呼就知道了,是‘无线传播’。”
“安徽有多少这样的服务站?”“最基层的有189家。”“作用大吗?”
“服务站就是农民工的‘百宝囊’,基本可以满足初级阶段的需求。组织输出还有一个好处,依法签订合同,是‘明媒正娶’。”
“有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差别大不大?”陈伟鸿问。
王金山说:“差距很大。没有经过培训干的都是脏活、累活,大都从事简单劳动,工资不多;经过培训,工资上千、数千,有的自我发展成为企业家。”
这时,陈伟鸿请出四位来自安徽的农民工现场表演技能:李玉平,黄山黟县农民工,曾被《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组聘为美工道具师,一手娴熟的木雕绝活;余维堂,六安金寨县农民工,靠计算机维修技术起家在北京开办中亚文化培训学校;姚夕良,安庆太湖农民工,学得一手木工绝活;黄点翠,合肥肥西农民工,靠着勤奋,在北京同时兼做六份家政服务。
陈伟鸿问余维堂:“你现场把电脑组装好,要多长时间?”
“三分钟。”
陈伟鸿又问其他人:“你们三分钟内能完成吗?”李玉平、姚夕良回答说可以。
计时开始,在欢快的音乐中,在现场来宾的观摩下,三人各展绝活,三分钟内全部完成作品:李玉平用软木雕刻出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余维堂组装的电脑开机亮屏,姚夕良铁斧翻飞把一段圆木砍成一块方木,线条笔直。随后,家政工黄点翠麻利、快捷地把现场打扫干净。四人的表现赢得一片掌声。
“农民工需要呵护”
接着,节目播放一段反映各地招工难的录像。陈伟鸿问道:“王省长如何看待就业、用工两头难?”
王金山答道:“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很抢手,想用便宜工资招技术工人,已不可能了。”
“作为‘娘家人’,对‘婆家人’对待农民工如何看?”陈伟鸿问道。
王金山答道:“应该说是情况越来越好。但也要看到,还有不足,工伤、医疗、养老保险不解决,农民工壮有所用在外地,老有所养还在家乡,是个问题。”
这时,陈伟鸿提议“娘家人”与“婆家人”直接对话,王金山问中建总公司嘉宾:“农民工到你们那里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能。”“能不能拿到好工资?”“多数能。”“能不能有安全感?”“我们公司与农民工建立了联合工会,请省长放心。”简短的对话,引来一阵掌声。
“农民工在城市收获了,有的回家创业。在安徽多吗?”陈伟鸿话音刚落,在外打工回家办学的桐城农民工徐菊、在北京打工事业有成回乡投资的无为农民工汪宏坤,现场介绍了各自的打工和创业经历。
王金山真诚地说:“依靠农村留守的‘老子军’、‘娘子军’、‘童子军’,建设不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需要一大批素质好的新型农民。仅无为县回乡农民工就有1万多人,创办了1600多家企业。农民工何帮喜当年带着120元到北京来闯荡,现在回家乡投资4200多万元建设一个小型工业园。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我们就是要让他们出去闯荡,赚票子、换脑子、闯路子,回来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
“政府有没有政策,让农民工放心?”陈伟鸿问道。
胡晓义介绍说,中央已出台一系列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正在研究制定可转移的、持续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
王金山说:“这是农民工和政府都感到最难的问题,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指日可待了!”
节目快要结束时,陈伟鸿问王金山:“你还有什么肺腑之言与农民工一起分享?”
王金山动情地说:“农民工功不可没,农民工需要呵护,农民工大有希望!安徽是典型的劳务输出、输入大省,古代‘孔雀东南飞’的典故就发生在安徽潜山县,描写的就是安徽人外出时恋恋不舍的情景;‘天仙配’也发生在安徽,董永从江苏丹阳来到安庆。所以说,解决农民工输出、输入问题,需要两地政府、用人单位共同努力。”
“在这个温暖的春天的约会,我们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农民工,希望今天的约会不仅是一次对话,更能唤起全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为他们服务,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宽容和鼓励!”
三个小时的节目很快完成了,王金山、陈伟鸿的精彩对话,温暖着农民工的心房,激荡在人们的心田……(曹显钰)
来源:
安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