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日前就于丹一再表示“不介意”人们对其学术上的指谬发表了一点浅见(参见《深圳商报》3月5日),被某时评作者斥之为“气势汹汹的非议”,认为“既代表不了所有青年,也代表不了所有论者和所有博士,更代表不了中国所有百姓”,并似乎颇有心得地说:“‘眼球经济’时代,越是怪异,越是非议,越是走红,这是经实践反复证明的‘经典理论’”(《深圳商报》3月7日)
这位作者用来反驳我的论点其实很简单,早在易中天蹿红的时候,笔者就曾以类似的观点为之叫过好:藏在深阁的学术研究是个人的,要将“个人学术”转化为“社会学术”,必须推开学术之门,换上现代人的行头,露出大众化的笑脸。
我所反对的并不是学术的普及,而是于丹的学术普及方式,也就是把经典古籍中涉及到的做人的道理拿来,配上一些励志故事,勾兑一点自己的人生感悟,组合成一碗古装版的现代“心灵鸡汤”,端给大众。这一点,连于丹自己都承认她所作的只是“只言片语、非学理化的阐述”。这样的解读明显缺乏学术上的整体性把握,不过是一种经验式、感悟式的知识贩卖,又何来学术普及呢?
当然,“读书读经,每个人都可以感悟,于丹当然也可以感悟”。而且事实上,很久以前,港台一些所谓的明星作家,就已然如此“感悟”了,也赢得了大陆众多的青少年“粉丝”。不过,人家没有打着学术与学者的旗号,送给读者的是原汁原味的个人随想。于丹则不同,她是央视精心包装出来的明星学者,她所占据的是“百家”和“讲坛”的学术高台,在大众面前就是学术普及的代言人。这样堂皇的招牌下,却只是出售一点披着学术外衣的个人随想,难道说不会对大众亲近经典带来误导?难道说不是对经典的庸俗化解读?
笔者对现代传媒的炒作威力十分佩服,也承认于丹的走红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你不能不看到,这种包装炒作除了为经营者带来超额利润,为被包装者附加名人效应和效益外,并不能对大众的理性阅读和判断提供帮助。批评者说“读书是个人选择,没有人强迫,也没有人硬掏你腰包”,看起来振振有词,可你能说缺乏判断力的大众不会受到包装炒作的诱导乃至误导吗?这与把手硬是伸进读者口袋又有多大的本质性区别?
在我们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任何一个喧嚣浮躁的社会现象的出现,都必然隐藏着非理性的潜在误导,因此迫切需要的是理性的质疑与深入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鼓噪与庸俗的喝彩。这就像引得众人癫狂的舞台表演中,突然有人扔来一枚臭鸡蛋,很有可能会犯“众怒”,甚至会引来“职业粉丝”的乱棍飞舞。不过,或许正是这枚臭鸡蛋反倒有助于对群体性癫狂的反思。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丹现象的任何理性批评,笔者都报以足够的尊重。即便像十博士那样旗帜鲜明的“抵制”,也并非如一些以理性自居的评论家所指斥的那样只是一种“暴戾的行为艺术”——尽管笔者也并不赞同他们的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