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名流浪儿喜迁新“家”
市福利中心昨接收第三批救助站滞留儿童
晶报讯(记者孙妍通讯员张于凡/文、图)新“家”、新衣服、新名字……昨天上午,14名6到14岁的孩子开心地从市救助站搬进市福利中心,将在这里过上全新生活。
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告诉记者,目前市救助站有20多个长期滞留站中、无法回家的孩子,滞留时间最长超过2年。救助站仅是一个临时救助场所,封闭的环境也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因此从2002年起,我市就分批将救助站的未成年人临时寄养到市福利中心,此次是第三次移送。
“通过把长期滞留在救助站的未成年人送到市社会福利中心生活,是社会救助制度一项新尝试。”刘润华说,这些孩子到福利中心后,实际上是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他们由被临时救助变成可得到日常救助和关爱,并可得到更好的医疗、教育等环境。
这14名孩子(11男3女)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刚满6岁,其中11名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弱智和肢体残障,日常起居均需要专业的护理。市福利中心主任伏天跃告诉记者,这些孩子转入市福利中心后,市救助站仍将继续为这些孩子查找其亲人,如一年后还无法找到这些孩子的亲人,这些孩子才正式由该中心监护。
伏天跃告诉记者,这些孩子进入该中心后,首先会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医疗、康复,有需要手术的孩子还将通过“明天计划”出资为他们做手术。对于符合上学条件的孩子,该中心也会尽快联系附近的中小学。
新闻背景
搬家流浪儿皆有好归宿
2002年,来自浙江的金小刚被执法大队送进救助站,因其一直昏迷不醒,1周后他被转入市福利中心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他因此也成为我市首个由市救助站转移到市福利中心的流浪乞讨人员。治疗期间,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共出资13万为其支付护理及治疗费用。4年后,金小刚奇迹般苏醒并成功联系到了远在浙江的亲人,并最终与家人重新团聚。
去年,市救助站又将6名长期滞留在站内的未成年人成功移送至市福利中心。目前,这6名孩子除智障女孩阿朵去年找到亲人外,另两名孩子分别就读于梅花小学,其余3名残障较为严重的孩子则分别得到了相应的康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