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力·吾守尔代表——
扩大农家学子就业门路
本报记者 秦佩华
来自新疆杂技团达瓦孜队的全国人大代表阿迪力·吾守尔告诉记者,去年9月份,一位朋友让他帮弟弟找份工作。原来,这位朋友的弟弟3年前大学毕业,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回到新疆的农村老家。这样一呆就是3年。“有些村民看到这种情况,就让自己本来学习挺好的孩子辍学了”。
阿迪力说,现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有些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不得已回到老家,导致部分农民对自己的子女上学是否能够成才、能够顺利就业信心不足。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素质高的新型农民。让农家孩子接受教育,让他们掌握农业技能或其它专业技能,或者接受高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提高农民素质,扩大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尽快改变农村面貌都有很大好处。
阿迪力建议,国家应考虑一方面帮助农家学子扩大就业门路,另一方面对他们的就业观念加强引导,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把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和先进技能贡献给家乡的新农村建设。
马彩云代表——
尽快解决干旱山区吃水难
本报记者 曾华锋
“在基层调研时,我看到一家人因饮用水不卫生,三个儿子一出生就是先天性痴呆症,母亲早早去世,父亲后来也得了痴呆症。目前,一家四口人全靠政府养着。”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副县长马彩云说:“这样的事在临夏州时常发生,有的人还因为水里缺碘得了大脖子病,有的人发生腹泻、呕吐,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据马彩云介绍,西部一些干旱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水资源相对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多年来,各级有关部门实施农村人饮解困工程项目,给群众拉水、建水窖,使群众“吃水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但是,通过调查和评估,发现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依然存在,水质不达标、水量不达标、用水不方便、水源保证率不足等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群众因灾返贫率不断上升。仅甘肃省临夏州就有87万人饮水不安全,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马彩云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力度,及早解决边远干旱山区“吃水难”。
邓志芳代表——
让农民工工资有法律保障
本报记者 曹树林 殷新宇
“当人大代表这几年,每年都有人找我反映工资被拖欠的问题。每年一到年底,在报纸上、电视上总会看到农民工跳楼讨薪的新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洛阳白马集团纺织女工邓志芳说,农民工选择这么极端的方式讨薪不可取,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缺少一部完整有力的法律来保护他们的利益。邓志芳代表建议,“国家应当制定出台《工资法》,规范收入分配制度”。
邓志芳说,中国每年约有几百万名劳动者遭遇工资拖欠问题,拖欠总额上千亿元,尤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最为突出。
如果农民工拿不到工资,不仅影响到他本人,而且影响到抚养子女、赡养老人,影响到两三代人,这关系到农民的脱贫致富,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
邓志芳建议,我们需要专门的《工资法》来对按劳取酬作出详细的规定。有了这部法律,劳动者就能在遭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保护自身权益,更可以使企业因拖欠职工工资而受到惩罚。
(本栏目人物肖像由马国英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