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武侯崇州金堂三地统筹鞋业发展 成都鞋业在“脑体分工”中升级
张瑞琴 贺莉莎 本报记者 陈方耀 摄影 谢明刚
迎接“东鞋西移”的历史机遇,成都鞋业要争取用3至5年时间,形成1000亿产值、100万人就业的产业规模。
破题篇
武侯区会吃亏吗
这么多数量的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及税收都留在当地,还要倒给他们反哺资金建设园区,这不是吃亏了吗?
武侯区的金花、簇桥街道都是制鞋厂密布的片区,该片区共分布着1300余家鞋企,从业人员10余万人,年生产皮鞋上亿双,产值达到70亿元。在“一都两园”发展过程中,武侯区要建设好“都”,大力发展研发、贸易、信息和人才培训等,武侯区除保留约50家规模大、品牌好的鞋业企业外,其余鞋企大部分都将迁往崇州、金堂两地。
武侯区内的上千家制鞋企业将向崇州和金堂转移,这些搬迁企业实现的工业产值和税收全部留在当地,武侯区还将给这些企业搬迁补贴,对制鞋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进行贴息,企业搬迁后腾出来的土地收益一部分也将用于反哺崇州、金堂的园区建设,此外,武侯区还肩负着为两地输送技术工人的任务……“这么多数量的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及税收都留在当地,还要倒给他们反哺资金建设园区,这不是吃亏了吗?”有人不解地问武侯区委书记刘守成。
“从眼前利益来看武侯区是吃亏了,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从全市统筹鞋业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武侯区并未吃亏,而是实现双赢。”刘守成肯定地告诉记者。
鞋业专家介绍,随着“东鞋西移”历史机遇的到来,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成了鞋业产业的承接地,作为能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富民产业,鞋业产业这块蛋糕已经引起了中西部各省市的激烈竞争。“如果我们的产业不升级,遍地都是鞋厂,不但形不成规模效应,还会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那我们就将丧失承接‘东鞋西移’的优势。”而按照全市统一规划,建设“一都两园”,提升产业升级将是成都鞋业走向新生的出路。
“脑袋”怎样做大
武侯区作为“都”,如何解决做大“脑袋”的问题?
鞋业产业链上的原材料提供、产品研发、信息等方面一直是制约成都鞋业发展的瓶颈,武侯区作为“都”,将如何解决做大“脑袋”的问题。
大批产值不高的生产型鞋企搬迁后,将腾出超过3000亩的土地,这对于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来说将是十分宝贵的资源。结合场镇建设,武侯区将所腾出来的土地部分用作商业和商贸用地,发展产业链中的产品研发、物流、贸易、信息、人才培训中心等,吸纳国内外知名女鞋品牌企业。延伸和完善鞋业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脑中心”的引领作用和聚集效应,带动整个鞋业产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土地集约效应出来了,鞋业的品牌和品质也能得到提升。
而崇州具有制革的资源优势,金堂县则是我市劳动力输出大县,鞋业企业迁往两地,有利于制鞋业的扩大和发展,两地制鞋业的成熟,又能为武侯这个“脑”部补充营养,达到互利互惠的效果。
统筹篇
武侯、崇州、金堂将加紧合作建设步伐,从土地资源、资金、产业发展、人才配套等四个方面加强统筹,壮大产业发展。
土地资源统筹 鞋企放量发展
制鞋企业从武侯搬到崇州、金堂,不但使这两个区域的鞋业放量发展,对于三地统筹利用土地资源,也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武侯区的鞋厂大多都有搬出去做大的愿望,成都派中派鞋业公司负责人沈治权告诉记者:“我们一直想扩大生产规模,但在中心城区再扩大厂区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了,这次搬到崇州就给企业提供了发展壮大的机会。”沈治权介绍,他的企业搬到崇州后就由以前的占地20亩、一条生产线“放量”为占地80亩、8至12条生产线,预计有3000至5000工人,每年将实现200万至300万双鞋的生产能力。据武侯区鞋都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制鞋基地放到崇州、金堂,也可以促进崇州和金堂两地的工业集中、农民就业和区域发展。
对于武侯区来说,腾出空间可以做大中国女鞋之都的“大脑”,中国女鞋之都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新规划初稿:搬迁企业可腾出土地约3000亩,这有利于旧场镇的全面整治改造,重新进行城市统一规划,对功能布局进行定位,形成鞋都新的高起点和为鞋业配套服务的生活区,形成新的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带,按产业布局来说,新规划服务业项目用地率提高到了50%。“以伊藤洋华堂双楠店为例,占地仅20多亩,2006年实现税收近5000万元,这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该区商务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而对于崇州和金堂而言,两地地处成都郊区,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都两园”的建设,有利于这两个区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集中发展鞋业产业,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在鞋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有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产业统筹 鞋业“脑体分工”
按照全市制鞋业发展的空间定位,武侯区将建立“中国女鞋之都”,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制鞋产业信息、品牌展示、研发、总部、采购及物流中心,主要吸纳国内外知名女鞋品牌企业。“两园”崇州生产基地的功能定位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制鞋、皮革制品及相关配套件生产和鞋材交易市场、鞋业职工培训基地;金堂工业园则定位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鞋业制造、配套生产园区、制鞋熟练员工培训基地。
空间定位确定了,可以打造良性的产业链条。据悉,为培育“大脑”,武侯区正着力打造中国女鞋之都品牌基地项目,把制造、研发、物流、商贸、金融、人才等20余个相关行业全部引入园区,形成行业上、中、下游紧密连接、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链,为国内外贸易商打造创新贸易方式——商家直接来园区看样订货,让贸易商和制造商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接触,省去中间环节,有效降低综合交易成本,建立多方共赢的交易平台。
而崇州、金堂也在产业发展上大做文章。“产业转移的过程我们不是简单复制沿海地区和武侯区的经验,而是伴随产业升级进行的。”崇州市副市长何雨告诉记者,在做好规划的同时,崇州市将对产业进行规范,以招商对象来制定规划。据崇州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副主任胡发介绍,中国女鞋之都崇州生产基地概念性文本规划要求,规划的厂房用地要符合企业流水线生产的需求,产业要配套、功能要分区,投资强度每亩不能低于100万元,企业厂房在三层以上,建筑密度达到50%。据介绍,崇州市今年将争取开工建设70—100家鞋厂,建成投产争取达到20家。到2010年,制鞋基地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吸纳企业500—600家,提供就业岗位10万人。
资金统筹 土地收益共享
按照“一都两园”合作模式,武侯区在这些生产型企业搬迁出城区后,腾出土地收益中的一部分将用来反哺崇州和金堂的园区建设,帮助他们尽快实现投产,早日形成产业承接能力,为“脑”部输氧。
对于鞋业企业来说,在金堂和崇州建厂,可扩大厂区面积,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而崇州、金堂两地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较低,企业利润空间更大,更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壮大发展。
人才统筹 三地人才对流
“这次招聘来的人太多了,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昨日,武侯区委书记刘守成、区长刘玉泉亲自率队将3000余岗位送到了崇州市怀远镇,这次大型的农民工招聘会超过了以往多届招聘会的热闹程度。
“听说以后厂子要迁到崇州,那我们就在家门口上班了。”一位来参加招聘的当地农民高兴地告诉记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前来招聘的用工企业多是武侯区的鞋业企业,有卡美多、艾民儿、古奇等。
与此同时,正在武侯区卡美多鞋业有限公司上班的梁浩、李亚君夫妇也正憧憬着早一天能回到崇州上班。据了解,梁浩夫妇从2005年8月开始在卡美多鞋业有限公司上班,由于工作出色,梁浩已经由普通工人做到了管理层,现在夫妇俩只能趁每个月放假的一天骑摩托车回家看望老人和孩子,“如果以后卡美多在崇州建厂了,我们就可以回家上班了,不但可能节省生活费用,也能对家里多个照应。”说起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李亚君兴奋不已。
据悉,武侯、崇州两地政府共同组织的这场招聘会,将崇州的农民工组织到武侯区的鞋企就业,此举旨在通过两地劳务对接,为成都鞋业产业“一都两园”的建设提供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据了解,“一都两园”发展模式为人才交流提供了机会,今后类似的招聘会和培训会还将以多种形式展开,武侯区将为崇州、金堂建设人才库,将工人培训熟练并送到厂里工作,为他们打破人才瓶颈。
大统筹促大发展
文涛
武侯建“都”,崇州、金堂建“园”,合作各方打破行政局限,加强区域合作的这种“一都两园”发展模式,值得肯定。这对我们抓住“东鞋西移”的历史机遇,促进成都制鞋产业的大发展,十分必要。在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特别需要这样的大统筹。大统筹才能促大发展。
“一都两园”的合作发展模式,其意义在于:一方面,为武侯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腾出了空间,使其能够集中精力搞好鞋业的品牌经济、研发经济、总部经济及物流采购中心等高附加值的经济,这将有利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另一方面,对于崇州、金堂而言,这样的合作,使他们获得了项目、资金、人才等郊区县发展所迫切需要而又相对稀缺的要素,这将有力地推动当地的工业集中、农民就业等,促进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一种多赢的合作。
其实,不仅仅在制鞋产业,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乎所有项目上,都需要大统筹、大协调。破解城乡二元发展的困局,仅仅依靠各区(市)县自己的统筹、协调是远远不够的。广泛地展开与各方的统筹、协调、合作,是取得大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们也希望,在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能有越来越多的区(市)县,在越来越多的产业、项目上,都能够打破固有的思维局限,立足大统筹、大协调,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