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片段:
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你能毫不犹豫地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旅游气息——这里已喊出“让世界来呼吸云南”的口号。
“丰富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这不能送到游客面前,旅游业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吸引游客上门。
刚开始用这笔基金,主要是在央视等媒体营销云南。“如今,这笔基金的用途主攻海外市场,主要是吸引更多‘老外’到云南旅游、投资。各旅游景点都有投资主体,营销积极性高得很,根本不用基金一分钱。”
旅游同样是支柱产业的重庆,何时能有如此大手笔?
旅游产业的西部之首
20年前,云南给外省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艾芜著名的《南行记》里:地处蛮荒,一块地理封闭、经济滞后、文化落后,等待开垦的处女地。
如今的云南,是一个可以把心放在地上行走的地方,这里的山水与生活,沉着而踏实。众多国内游客、“老外”纷纷慕名而至。
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长李嵘介绍,2006年全省接待海外游客达到181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两成多;实现旅游外汇收入达6.58亿美元,增长24.7%。这两大最被旅游界看重的核心指标,在全国排名均处前茅。
同期,云南省接待国内游客突破7721万人次,增长12.5%;国内旅游收入447亿元,增长15.8%,这相当于全省当年生产总值的11.17%,支柱产业地位毫无疑义。
1995年,云南省继烤烟、卷烟后,在全国30多个省(区、市)中,率先提出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之后,全省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均持续增长,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跃居中西部省区之首,直逼沿海发达地区水平。
“让世界来呼吸云南”
什么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人到云南来?云南省原省长和志强称,别的办不到,只有旅游。旅游不仅给一个地方带来人流,同样也会带来信息、观念、投资。1992年,云南省政府提出,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争取把云南建成一个旅游大省。
于是,游客到了云南,发现在昆明机场、各大景区都有这样的广告:“让世界来呼吸云南”。更加开放的云南人向世界发出了呐喊,亮出了打造世纪、世界旅游大省的雄伟气魄。
云南省有16个地市州,实际上,州州都有旅游名片,且打造得风生水起。其中,迪庆成功开发香格里拉,是云南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汇聚人流的一个缩影。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后被拍成同名电影,风靡世界。从此,香格里拉一直在被追寻,就像追寻一个金矿。没人料到,风靡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在20世纪末被确认在云南迪庆藏区。
香格里拉终于从虚拟走向了现实,从此为古老的、长期背负木头财政名声的迪庆插上了一副坚强而美丽的金色翅膀。
每年上亿基金营销云南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省兼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实为世间罕见。云南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但这不能送到游客面前,旅游业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吸引游客上门来。”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长李嵘认为。1992年7月开始,该省率先建立1年1个亿的旅游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扶持重点景区的景点建设、营销。
石林是云南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最早打造的旅游名片,脍炙人口的美丽的阿诗玛传说更是为其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当初也是游客寥寥,它如今得到成功开发,也受益于旅游发展基金。
云南省重庆商会会长郭君稳介绍,1995年3月,他跑到石林考察,当地政府提出将该景点承包给他,年租金200万元。当时,郭不敢接招。如今,后悔不已的郭感叹:“云南人重视、开发旅游资源确实有一整套,现在人家卖石头一年的门票收入都上亿了。”
刚开始,云南省运用这笔基金,主要在央视等全国性媒体上营销云南。一时间,云南旅游形象铺天盖地。“如今,这笔基金的用途主攻海外市场,主要是吸引更多‘老外’到云南旅游、投资。”李嵘介绍,各州旅游景点都有投资主体,他们现在营销的积极性远比过去高,根本不用花这笔基金一分钱。
发展旅游业,交通必须先行。至今,云南全省16个州,拥有11个机场,在建两个机场,数量之多,仅次于新疆。李嵘介绍,这也是为发展旅游业专门建立的省内航空网络。
不能让游客只赏吹拉弹唱
5年前,云南省提出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大省。按照时任省委副书记丹增的话来说,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认为,旅游做精了实质上是在做文化。人就像是散落的珠子,可以随地乱滚,文化就似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目前云南省很多景点还停留在靠少数民族唱唱跳跳、吹吹打打吸引游客的层次上,但这不是云南文化的精华部分。真正的文化精华,是能够调动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东西。
2002年4月,丹增从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任上,履新云南省委副书记,专司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大省。
云南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决心前所未有。在丽江、昆明、大理、腾冲、西双版纳、元谋、玉溪……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探索实践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昆明的《云南映象》、丽江的《丽水金沙》、大理的《蝴蝶之梦》等,都以当地原生态的民族风情为题材,全面地展示当地民族文化。这些文艺节目,都已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成为营销云南的一张大名片。
首次公演前,丹增没有砍掉备受争议的《云南映象》,而是免于审查,让杨丽萍接受观众的评判,结果每到一地,不赠送一张人情票,还场场爆满。
格桑顿珠认为,失去文化支撑的旅游繁荣,一个时期可以,长期不行,因为文化追求的虚无,最终会反映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来。因此,云南旅游业面临升级,你不可能让游客重复掏腰包,欣赏同样的吹拉弹唱。
民间与政府撞击获得成功
在成就云南旅游大省地位的众多因素中,最核心的又是什么?云南省作协原副主席汤世杰认为,来自民间的强劲动力,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一拍即合,促成了云南旅游大省地位的最终确定。很难想象,单纯依靠政府力量,而没有孙炯、杨丽萍、戈叔亚等一大批民间力量对云南这片土地的重新“发现”,云南很难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民间声音这时对云南的“发现”,不再是一个被猎奇、观赏的封闭、贫穷与落后的对象,也不是简单的神奇与美丽的赞许,而是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对它资源的富足和文化的多样性发出由衷地惊叹。
一个人,一个民族,其自信来自哪里?正是来自他对自身潜力的判断。西南地区在经济上暂不发达或欠发达,决不意味着该地区在旅游上、在文化上一定不具有那些经济上较发达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充分利用这种旅游、文化优势,同样能找到并选定一条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
汤世杰认为,这就是云南成功最核心的两大要素。
重庆在滇人数已逾百万
1968年,云南农垦系统开始接收安置省内外知识青年,到1972年,先后共接收知青10.4万人。其中,1971年,重庆共有24400名初中生先后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
“目前重庆在滇人数已逾百万,其中,渝商超过30万人。到云南的重庆人可分为3个阶段。”云南省重庆商会副会长蒲治全介绍,第一批是跟随刘邓大军南下的老革命,这批人如今健在的已不多;第二批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云南支边的重庆知青;第三批是改革开放后,到云南打工、投资的重庆人。
两万多重庆知青分赴云南河口、西双版纳、德宏州支边,在那里奉献了8年青春。重庆知青云南联络处主任严桂华介绍,1979年,全社会刮起知识青年“回城风”,到1985年,除约有1000名重庆人留了下来生根开花外,其余的全部返回了重庆。记者陈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