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考试,但目前仍没有开始报名,“考试延期”说法悄然流传,大讨论随之面来
存在或废除 职称英语前途未卜
职称外语陷入“存废之争”
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原定于4月8日举行,但目前距考试时间只剩20余天,我省乃至全国其他省份却仍没有安排报名事宜。
反方:职称外语考试没有用武之地
我省某单位技术人员王强认为,不管专业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用到外语,只要参加职称评定,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槛。王强向记者坦言,他身边的很多同事朋友都弄不懂,国家将外语作为评职称的先决条件究竟什么意图。对于一个从事水稻研究、鸡鸭养殖的技术工作人员,不懂外语难道就不能提高业务水平?
王强认为,这种外语考试对提高人们的外语水平、社会对外语的普及程度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多数人为了评职称,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突击学习外语,由于没有基础,学起来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而一旦通过考试后,那些仅靠“临时抱佛脚”学的外语再也没有用武之地,很快就忘得干干净净。
正是因为职称外语的强制性,才衍生出考试外传答案、找“枪手”等不光彩的事情。说起职称外语考试作弊,很多人心里不是滋味。省城某医院大夫刘朝阳说:“它不是高考,也不是公务员考试,在职称外语考试中作弊的人,我相信他确实是无奈之举。”
正方:外语能与世界接轨
对于职称外语考试,有英语功底的赵志鹏表示可以接受。赵志鹏是省城某高校的计算机教师,由于工作需要,他必须经常阅读中外书籍以了解国际上计算机研究及发展动态等,这也就“逼迫”他需要掌握甚至精通英语。赵志鹏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外语是了解世界、增进对外交流的有效工具,对部分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掌握一定的外语还是很有必要的。
赞成继续进行职称外语考试的何炯先生为记者做了一个假设:假设有关部门顺乎“民意”,取消了职称外语考试,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首先,许多对晋升职称日思夜想的人可以如愿以偿,那将导致职称队伍迅速扩大;其次,职称贬值现象越发严重。就职称外语考试而言,它是衡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某一职称资格的标准之一。不合格,就意味着此人距离获取该职称还有一定差距,而取消了职称外语考试,就等于掩盖了这种差距,甚至降低了评职称的门槛,其后果只能是造成职称的贬值。
非常支持职称外语考试的杨女士也有同样的意见:“电子、航天、生物等专业权威书刊,哪个不是以英文为载体的?等别人把这些最新的知识翻译成汉语时你再去研究,黄花菜都凉了。”杨女士认为,有些非常民族的,如考古、中医等专业就可以不参加外语考试,但对于需要和国际接轨的会计、商务等专业就必须进行职称外语考试。“专业技术人员要想学贯中西、通今博古,就必须自己去读外文原著。因此,职称外语在当今不能废止。”
国家意见:拟放宽考试条件
在职称外语“存在”或“废止”的斗争下,国家主管部门对该考试的态度似乎也在转变。
据了解,目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已初步形成了“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的有关意见。在这份意见中,首先强调了职称外语将“继续坚持”,同时,将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外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方法,提供更科学、客观、公正的外语能力评价服务,防止“一刀切”和形式主义,并建议9类人员今后可不参加全国职称外语考试,或者放宽外语成绩的要求。目前,该意见内容正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记者从我省人事部门了解到,有望免考的9类人员分为四种:
第一种,具有较高外语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具有国家认定留学经历者、申报副高级职称时已经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并达到国家通用标准,在申报正高级职称时需再次参加同一级别考试者、正式出版过外文专著或译著等其他具备较高外语水平,并经过一定程序认定者;
第二种,是对专业技术人员放宽外语成绩要求,或不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包括:能力业绩突出,在本地区本行业做出突出贡献者、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者、在地市级以下单位,长期在野外从事农业、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等艰苦行业工作者、年龄较大并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者;
第三种,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药、民族医学、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工艺美术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四种,各系列评审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聘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该意见主要是试图缓解一直以来颇受争议的职称外语考试“一刀切”问题,对那些有留学经历、从事特殊行业的人员,摆脱职称外语对职称评定的影响,和此前只有年纪较大、有突出贡献等人员才能享受的优惠政策。
对于职称外语考试,我省人事部门也是有苦难言。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职称外语考试是国家统一考试,其考题、考试时间、报名资格等均由国家制订,而我省只是一个组织部门,关于废止或改革职称外语考试办法,其决定权都在国家而不在我省。
就目前的职称外语考试而言,山西省是比较“占便宜”的,因为我省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进行补考的地区,相对于正考,补考的难度系数大大降低。
对于今年职称外语的考试安排,我省目前正在等国家的通知,待国家将考试办法、考试时间等确定后,我省人事部门将在第一时间通知广大应考人员。
本报记者 郝原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