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军是北京行知实验学校龚村分部三年级的班主任。她从1999年起就在这所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工作,曾两次被评为海淀区的优秀教师。提到正在召开的“两会”,她关心的还是实现教育公平、解决打工子弟上学的问题。
“农民工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我理解的教育公平,是让农民工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机会,享受到同样的教育资源。”对于这一点,她表示“很有信心”,因为连续3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表示,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这让她和孩子们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她觉得“我们已经从被忽略的角落走到了阳光下”。
在今年的“两会”上,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依然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刘老师对此寄予厚望。她最大的愿望是今年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自己的学生身上。“在我的班上,每学期都有孩子400元的学杂费交不齐。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得保证学生不失学啊。”
学校能有一个固定的校舍,是刘老师第二大心愿。她在这里工作的7年间,学校总在四处迁移,她的家也随着学校搬来搬去。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布的第二天,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就表示:今年北京市将会对打工子弟学校予以支持,政府将资助部分打工子弟学校办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刘老师听了很高兴,“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学校不再搬家,希望这回能够真正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
刘老师所关心的,不仅是这些打工子弟可以“上得起学”,还盼望他们能“上好学”。她希望像她一样的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可以有更多的培训进修的机会;也盼着学校教学设施的改善。从一所公办小学特级教师的示范课上回来后,刘老师就对“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很是向往:“有声音、有画面,这效果可比我们干巴巴地讲要好多啦。如果学校的硬件设施能更好些,我们就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