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3月15日电(记者徐旭忠)“雾霭沉沉”曾经是许多人对重庆的印象,这个城市也因此被称为“雾都”。然而,直辖十年来,重庆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增加生态环保方面的投入,主城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重庆市市长王鸿举介绍说,重庆过去每年平均有雾天110天,而近四年,这个市平均每年的雾天只有51天,减少了一半多。他透露,直辖十年来,重庆市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投资达500多亿元,先后实施了清洁能源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和绿色家园工程等。
地处长江三峡腹地的重庆受周围高山阻挡,江水水汽不易扩散,加上工业企业每天排放的大量煤烟粉尘,这里曾经是雾霭沉沉,严重时整座城区白天昏黑如傍晚。
为改变这种状况,重庆市于2000年初启动了清洁能源工程,率先提出城区10蒸吨/小时及其以下的燃煤锅炉、茶水炉全部改用天然气、油、电等清洁能源,掀起了一场“锅炉革命”。仅此一项,重庆市主城区每年减少7.6万吨二氧化硫和3.5万吨烟尘排放。
2001年以来,重庆市又启动了蓝天工程,进一步控制扬尘污染、燃煤及粉烟尘污染。同时,重庆市还对主城区部分公交车和出租车进行了改造。自从实行“油改气”后,天然气汽车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4万辆,并建成加气站53座,每年可替代燃油10万多吨。
重庆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大量重工业企业集聚于主城区,导致大气严重污染。重庆市政府于2004年启动了工业企业搬迁计划,规定2007年之前将冶金、化工、医药等行业的一些重污染企业搬出主城区,按产业发展方向进入主城区外相应的工业园区。截至去年底,重庆主城区已有49家企业实施了搬迁。据初步测算,这些企业搬迁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943吨、废水排放量458万吨、固体废物3万吨、废气4.2亿立方米。
重庆市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得益于市政府对区县党政“一把手”的环保实绩考核制度。自2000年起,重庆市把环保列为区县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內容。重庆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说:“通过对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从根本上纠正了‘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重庆市环保局的资料显示,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Ⅱ级天数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51.1%上升到2006年的78.6%,达到287天。森林覆盖率已由直辖之初的20%上升到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