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燕 实习生 王瑜明
去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本报连续报道了南京验房师为民维权的故事,许多读者来电来信,想为自家新买的房子找个“把关人”。于是,“验房师”这个新行当在上海悄悄生根了。
一年过去了,上海的验房师每天是怎样忙碌的?365天里,他们虽然替老百姓说了不少实话,但依旧过着没有“名分”的“地下”生活。
前不久,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办公室将其列为“紧缺人才”立项培养,结业学员颁发“房屋检验师”资格证书。虽然仍未“正名”,但毕竟迈出了新的一步。
连日来,本报记者 跟随3位验房师,亲眼目睹了他们是如何靠着自己的“火眼金睛”,给新房挑毛病的。
人物篇“老法师”都有建筑从业背景
谢卫中:38岁,组长,建筑监理师,有过10多年建筑从业经验
谢远:38岁,室内装潢设计师,从业4年
庄润家:58岁,从事房屋水电设计工作多年
昨天上午8时30分许,验房“三人组”的谢卫中、谢远和庄润家,分别从普陀区、杨浦区的家中乘公交车赶到位于本市西郊的一处高档住宅小区。坐在车上,谢远告诉记者:“现在不少上海人都怕烦,欢喜一步到位买全装修的房子。比起毛坯房,全装修房子每平方米要贵几千元,但暗毛病勿要太多哦,房产商稍微做做手脚,老百姓苦头吃足,到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楼房尚未全部完工,电梯按钮尚未安装,预留的孔洞黑黑的,里面“钻”出一根包着头的电线。当记者以为不得不爬上11楼时,谢卫中想也没想,嘴巴贴到黑洞边上,中气十足地猛喊:“电梯,下到1楼接人!”不一会,电梯的门开了。
记者正对这种特殊的“通讯方式”感到好笑时,谢卫中不以为然地说:“这还算好的,有时候房子电梯都没装好,26楼也得爬上爬下。”
检查篇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开门进屋,谢远把身上挎的工具包一只只放在地上。验房师人手一套“建筑工程检测器”,里面装的是多功能14件套工具,还有量房间高低误差用的激光自动安全标线仪(俗称激光水平仪)。
这3人出自正牌公司,装备齐全,谢远说:“背着一只包的验房师也有,你信得过?”
今天要验的房子是一套全装修豪华高层住宅,位于11层,面积134平方米,两室两厅,价格1.6万元/平方米,装修4000元/平方米。
谢卫中抬眼一看:“这套房子装修不错。”老到的验房师,肉眼就能观察出质量、装修如何,根本不用借助工具测量。不过,再有经验,仔细的检查还是必须的。
谢卫中和谢远一人捧着一份《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记录表》,带上一本蓝色不干胶纸条,拿着笔在房内转开了。
“光一扇门,要看的地方就有很多。表面油漆是否平整,有无碰伤、划痕,门的平整度、垂直度,门上的五金配件:门吸、把手、锁具,全部要看到。”谢卫中一边从上到下查看门,一边说。“你看,这里有条划痕,不过比较隐蔽,不算大问题。”说着,他将门开到最大,眉头一皱。“门吸太小,这种门很重,这种门吸装了等于没装。”
说完,他拿出蓝纸条,写上“门吸太小”,贴在门吸边的墙上,然后在《记录表》上写下检查情况。“正常和不正常的,都得反映在记录表上。”
谢远则拿着水平靠尺和游标塞尺,测阳台地面的倾斜度。根据经验,很多阳台的地漏比其他地方高,积水无法排出。放平水平靠尺,将游标塞尺塞到靠尺下。“合格!”他告诉记者,5米长的阳台至少要有1厘米的落差,这个阳台约3米长,落差很小,但已足够泄水,而房间地面允许的凹凸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
“门厅地面大理石4片空鼓。”谢卫中拿着“响鼓锤”蹲在地上,一通“地毯式”敲击,发现了地板上有几个地方空鼓。“以后一踩容易开裂,一定要标出来,让开发商整改。”说着在《记录表》上记下了空鼓的具体位置和面积。
“老法师”庄润家专查水电,进门后一声不吭地拿着一台电相位检测仪,在插座上一个个地试。结果他找出两个比较大的安全问题。
“强弱电太近。按照建设部的规范,必须相距50厘米,你看这里,最多离开10厘米。”他指着客厅并排4个插座说。然后,又来到卫生间,门后一只插座安装高度不符合标准。“在厕所这种潮湿环境中,插座不能离地面太近,应在0.8米以上,这个只有0.4米。”
报告篇2个小时检查,出了4份报告
整整2个小时,这套房子才算检查结束。即使曾被夸赞“装修不错”,经过3人的摸排,也被贴上了18张蓝色小纸条,门上、墙根、吊顶、玻璃,都“长”上了“蓝胡子”。
手里的报告也已经被填得密密麻麻。主报告《记录表》上,61条细目列出诸如电梯前厅的大理石镶贴、过道木门、电梯镜面、强弱电水表井等具体的项目,“业主想到的都有,还有很多他们根本想不到的内容。”谢卫中说。
除主报告外,还有一份“插座面板”分项记录表,共12个条目,一份《室内装饰硅胶部分要求》报告,共21个条目。
这还没完,验房师还必须提供一份整体结果报告和整改建议。
这套房子共给出18条结果和建议,其中还包括不属于检查范围、但3人凭经验认为应该提醒的部分。
手写报告将拿回公司录入,业主拿到的是清晰的打印文本。
检查这样一套房子的收费标准是:400元。
焦点关注验房师何时结束“地下”生活?
验房师没有相应的职称、职业资格认证,至今仍是“民间职业”。从去年3月上海市成立首家验房公司以来,验房师的作用逐渐得到认识。前不久,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办公室立项培训“验房师”,走出新的一步,但离“浮出水面”,尚有很大距离。
验房师个个有历险记
验房师出现之初,开发商和装潢公司处处为难、打压。“基本上验房师都有历险记,阿拉公司里的人个个有故事。”谢卫中说。
去年年底,他和几位验房师去浦东一小区“团验”,刚到小区外的马路上,十几个小青年“呼啦”一下围上来。“拉拉扯扯,想把我们挡在大门外。”20多个业主想替他们“保驾护航”,谁知那帮人扬言“你们一出小区,我们就上”。“保安说得更有意思:‘侬在小区里面,我保证你们的安全,只要出了这个门,我也没办法’。”谢卫中说,“只好走人,不验了”。
有时候,开发商成心作梗,扣留钥匙不让进门,必须“先签约付钱”,才能验房。验房师进了新房后,开发商和装潢公司还会派人全程“陪同”。
第三方验房客观中立
“上海有验房师这一年来,情况已经好多了。”沪上首家验房机构——同太验房师工作室总经理高亮说:“市民验房的意识强了,开发商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对验房师渐渐有了正确认识,基本都认可验房报告。”
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德蓉表示,验房师作为第三方检验,态度客观中立,对业主和开发商、装潢公司两方面都会负责。
没有名分不能开公司
张德蓉介绍,验房师有市场,有职业行为,但因为国家没有“验房师”这个职业和职称,既不能以此为名开公司,也不能挂验房师的牌子干活。“上海现有六七家验房机构,都挂在与房地产有关的公司名下。
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办公室立项培训后,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理论教学,同太验房工作室承担实习教学,毕业后由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办公室颁发“房屋检验师”证书,招生标准基本等同于中级职称要求。
不过,“即使有证书,还是不能开公司。”张德蓉透露,对验房师的“名分”,国家有关部门已在考虑之中。
昨天,验房师正在测量地板的平整度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