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张淼淼、张旭)记者15日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获悉,海淀法院少年法庭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就残疾未成年犯的判后救助安置的合作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帮扶刑释残疾未成年犯的“回家工程”。
海淀法院刑事审判二庭法官宋莹介绍,该院少年法庭结合去年以来对刑释聋哑未成年犯赵某的成功救助经验,近日就加强预防聋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救助安置刑释聋哑等残疾未成年犯等合作问题,向中国残联发出司法建议,收到对方积极回应。双方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工作,帮助刑释残疾未成年犯寻找失去联系的父母,让他们回归家庭或给他们以妥善的安置。
据了解,中国残联去年曾协助海淀法院少年法庭查找聋哑未成年犯赵某的亲属,落实赵某残疾保障救济等,双方就此探索建立以救助、安置被强迫、诱骗犯罪的聋哑青少年和其他残疾青少年为主旨的长效合作机制。法院方面向残联及时报告审判中遇到的需要救助的孩子情况和相关困难,并提供研究数据;残联维权部门具体协调,联系相关安置途径,为刑释后面临原有团伙成员威胁、报复等危急情况的残疾未成年人及时联系庇护场所;择优解决部分受助孩子的就学、就业或技能培训等困难。
中国残联方面介绍,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近年比较突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被拐骗或胁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2006年底,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预防聋哑等残疾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做好相关救助安置工作、维护残疾青少年权益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残联相关部门认为,海淀法院在实际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了许多好的做法与经验,这对做好全国预防残疾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