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谁要我呀……”在陕西省国展中心“2007年西安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现场,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毕业生,一些女生在人群中边费力往前挤边感叹。春节过后,西安市各种招聘会又在不断举行,仅西安就有5场不同规模的招聘会同时举行。
现象一:今年讨价还价的毕业生少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往一些毕业生热衷的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大中城市、高薪高福利岗位,现在因为竞争激烈,应聘台前的学生不太多;相反,一些中小企业招聘台前却围聚着许多咨询的学生。随着毕业生每年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毕业生把自己的求职目标降低。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学生务实多了!”西安一国企的招聘人员说,往年学生一来,一问薪水低了,就开始讨价还价。今年有个改变是:求职的学生在了解完薪水后,不再讨价还价了。一些毕业生表示,更重要的是抢抓机遇,尽快确定就业岗位;如果就业定位不准确,也许就会失去最好的机会,导致毕业即失业的后果,不仅无法回报家庭的经济投入,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抱负。
现象二:中等城市大受追捧
往年,一些中、小城市一般鲜有毕业生问津,可今年的情况不同了,像渭南、咸阳、宝鸡、汉中等中等城市的企业也大受追捧,企业招聘人手边的学生简历堆得跟小山似的,许多企业应聘学生和提供岗位的比例达到了30:1。
对此,在西安理工大学参加应聘的毕业生张晓波说:“这些城市的条件在不断改善,电视、电话、网络条件同中心城市差距在缩小,交通条件也改善得很快;目前‘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可能还有一点点弱,但眼光要往长远看,在‘二线城市’锻炼出来的阅历,有利于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
现象三:用人单位招聘更加理性
来自四川某电器集团公司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企业更愿意招聘工作经验丰富、一到企业就能立即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而现在,企业更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和刚毕业不久的学生。这位招聘人员说:“毕业生的可塑性强,更容易接受我们的企业文化,会成为企业长久发展的持续动力。”
记者走访了十余家前来西安理工大学招聘的单位,许多单位都对以上观点表示认同。
记者还发现,许多用人单位在工资待遇、住房、保险等方面为毕业生安排得很完备,这也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的安全感。
背景数字
20万2007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接近20万(199707人),比上年增长19.98%,也是历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84.07%去年9月初,我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是84.07%。从单纯的数据来看,与2005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已经下降了3.9个百分点。
1100万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7年全国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来的水平,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约800万个,加上自然减员空出的岗位,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1100万个。
1400万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7年,劳动力供给将达1400万人,相对于新增岗位来说,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495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就业压力大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20%近年来,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感谢省教育厅副厅长李谦提供相关数据)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晓亮 张蕙 实习记者 吕方 采写
求职故事
应届生孙博——
先抓住“小草”再拥有“森林”
2001年9月,孙博从汉中考入东北某大学社会学系,今年就要研究生毕业,准备回陕西求职。他的求职观点很明确:首先抓住“小草”,再考虑拥有“森林”。
孙博告诉记者,即便是研究生毕业,签一个月薪1500元的工作他都觉得不冤。“我刚进大学时,高年级的师兄就告诉我,眼光要远一点,就业形势挺严峻的;尤其是社会学这种比较冷门的专业,在社会上认识和接受度还不是很高,所以要为自己未来有个理想工作早做准备。”孙博从大一就开始为毕业找工作进行各种准备,除了学习优秀外,还参加了大量社会实践活动,获得过几次奖学金,但本科毕业时工作依然不好找。经历了找工作的挫折,孙博对就业压力有了直观感受。这次研究生毕业,他准备放低自己的要求,先从实际出发,努力把工作干好,相信知识的价值、创造的能力最终都能体现。
往届生李艳涛——
找工作不能跟社会“撒娇”
李艳涛说,他2004年从西安某重点高校中文系毕业后,两年间换了8份工作,最长的干了6个月,最短的才半个月。李艳涛说:“现在我才知道,找工作不能跟社会‘撒娇’。”
李艳涛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西安一家著名企业里做文员,每天的工作是安排老总会议、给客户预订机票和宾馆、到饭店联系宴会、点菜等。两个月后,他就不耐烦了。部门主任开导他,说这些工作虽然琐碎,但是非常能锻炼人,可李艳涛听不进去,调换部门后,发现工作同样琐碎,便写下一封辞职信一走了之。
后来,李艳涛又接连换了7个工作,但15年单纯的校园生活使他对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不能适应。
李艳涛认为,当初如果坚持干下去,现在都该升职了。其实通过安排老总会议,可以学到老总的管理方式;给客户预订机票和宾馆,可以了解企业的运作渠道;联系饭店甚至点菜,可以根据不同人物身份,把握宴请标准,提高自己的接人待物能力。他连连感叹:“我当时太浮躁,给自己定位也太高。”
就业建议
成功须从安身立命开始
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讲师、博士王鹏伟
用人高峰稍纵即逝,在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回复。所以,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改变传统的“高薪、高职”成功观,先从安身立命开始。
有些大学生心目中的成功概念太过单一,这和整个社会大的背景有很大关系,通常“挣到高薪,当了经理,买车买房”都是成功的标志,产生偏执单一的“成功观”和大学生不了解社会有很大关系。真正的成功对于毕业生来说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是拥有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第二个就是在岗位上,工作干得有质有量;第三步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这就是成功。
西安文理学院的申亚民教授
现在大学的教育已经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更多地体现了“大众教育”的特点,很多教育是基本素质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讲,拥有自强不息和不断学习的精神,相信一定会做出成绩。实际上,成功用六个字就可以代替,那就是奋斗、拥有和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