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里-长生树将建成佛山婚丧民俗一条街?剪纸、灯色等佛山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将在东华里附近聚集成市?记者昨日自禅城区文化局了解到,禅城区祖庙-东华里、梁园、南风古灶三个街区正在准备申报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三个最具代表性的街区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防止大拆大建对历史文化遗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已迫在眉睫。”禅城区文化局文物科科长任智斌向记者介绍,改革开放后各地的大兴土木对历史文化街区造成的破坏最大。为此,去年十二月,广东省建设厅文化厅发文组织申报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村)的工作。禅城区文化部门自去年十月份开始普查禅城区历史文化遗产,此次准备申报的三个街区,是全区初步划定的七个历史文化街区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其中,祖庙-东华里街区为佛山民俗文化的最集中地,梁园-培德里-适安里街区则体现岭南园林建筑特色,南风古灶则以陶文化为主打。
聚集22个市级以上文物单位
“广府民俗文化,几乎都可以在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找得到。”任智斌说,此前这片街区的范围东至东华里附近,占地30万平方米,而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老城区的核心,现在已把保护范围扩至市东路,占地面积增至46万平方米。
据介绍,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是佛山老城区内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历史地段,最能体现佛山的深厚文化积淀。在这片位于祖庙路、人民路、燎原路、市东路、建新路之间的土地上,聚集了22个市级以上文物单位。
华工正在制定相关规划
“保护佛山的老城区,是为了留住佛山的历史文脉,摆脱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局面。”任智斌表示,对于禅城老城区的保护开发,市人大常务副主任卢汉超早就指示“没想好怎么搞就不要搞”,而要规划先行,充分论证。记者了解到,对于老城区的保护开发规划是申报省历史文化街区的必要条件之一,市规划局已经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制定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规划。
尽量避免过度商业化
目前,禅城老城区内仍然居住着不少佛山老居民,而随着新城建设的开展,老城区正面临着空心化、治安恶化、房子日久失修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老房子的修缮,把居民留在老城区,尽量保留老城区居民生活的原生态。”任智斌表示,禅城将参考国外如法国、意大利、日本或国内澳门对古城的保护措施,但这需要大笔资金,政府将考虑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完成这件事。
“在对老城区进行开发保护的同时,我们还希望能够尽量避免过度商业化。”任智斌表示,目前国内有些古城为了开发旅游,已经失去原始面貌,变成千篇一律的商业街,禅城老城希望不要走上这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