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自身权益让农民工困惑。 张杰 摄
海口晚报网3月16日讯
3月14日下午3时,四川渠县的农民工丁立来从老家来到海口新港码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沿途的火车、汽车不再那么紧张,他一路上可以轻松获得座位。
“如果不是这边工资老板没有付完,我是不会再来的。”丁立来说他是在妻子的催促下,才返回海南的,“工好干,钱太难要了。”老丁说同村一起来的几个人,就他一人返回海口了。
钱难要
“从年头忙到年尾,但最后竟有3家单位都拖欠我的工资,共计6000多元。
”说起拖欠工资的事,老丁很气愤。
2006年10月老丁在南海大道一单位做涂料工人,开始跟建设单位讲好,每平方8元钱,但等到结账时建设单位只给他5元钱每平方,并且结算时只给了总工资的三分之二。
“平时做工很少签合同,我们要签别人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因为没有劳动合同,老丁只能自己一次次上门找建设单位。
与老丁相同,四川巴中农民工老梁的感叹也是“海南工好找,但钱太难要”。2005年底他在东湖一家旅馆做木工,完工后老板却说工资已经付给了另一个包工头。老梁上门要钱,对方用暴力驱赶他,他无奈跑到派出所,派出所要求居委会出面调解。老梁找到居委会,居委会却说要他找劳动部门,老梁多次找劳动部门,劳动部门又告诉他要找司法部门。
而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老梁,他可以上诉但先得交450元起诉费用。老梁再一次没辙了,只好写了一份上访材料送到海口市政府。
老梁说自己周围很多工友,都因为工资太难要而选择去其他地方,“我也准备什么时候回成都。”
工作强度大
琼中的阿娟春节过后,没有回到海口,选择留在老家。“我要休养一下,平时工作太累了。”阿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阿娟去年在一家美容院上班,“平时加班时间太长,生意好时晚上两点都不能下班,而上午又要正常上班。”阿娟说一年下来,她患了胃病,身体也比较虚弱。
“平时生活和住宿条件都很差,20几个人住一个房间,每个人的空间只有一张床大。”阿娟说房间卫生和通风都不是很好,她的病拖了很久都没好。
“我打算开年先把病治好了,才回海口上班。”阿娟说。
消费高
“海口的消费较高,如果找不到活干,生活就没有来源。”农民工小张算了一笔账,每个月房租180元,水电费60元,每天买菜、煤气、油又得10元,再加上交通费4元,每个月生活开销近800元。
“我们还要送孩子上学,一学期820元。”小张说平时孩子还需要课外书、作业本,“城市的生活费用太高了”。
为了能让孩子上学,小张一家人每天只能买些青菜,不敢买肉吃。长期买菜小张摸清了规律,知道哪个市场菜便宜。
“除了孩子,我们一家人很少买新衣服。”小张说一家人为了能在城市生活,只能咬紧牙关。而一些坚持不住的工友,陆续把孩子送回老家,省下上学的一笔费用。
“孩子回家,大人又不习惯。”小张说随着孩子回老家读书,部分大人也返回农村。
记者手记
善待农民工是关键
开春以来,用工紧缺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用工荒”的出现有很多原因,如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维权途径等问题,但农民工的去留与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有直接联系。
据记者观察,有些企业用工不规范,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有些企业管理不规范,措施不到位,安全无保障,服务跟不上,甚至对农民工持歧视态度,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农民工很难维权;有些企业不讲诚信,克扣农民工的奖金、福利,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使农民工对企业失去信心,这些都是导致农民工不愿意回流的重要原因。
合理报酬是扭转农民工难招、解决企业用工荒的首要对策。作为企业必须规范用工行为,要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和用工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工有一个安全感。企业的管理要人性化,注意改善农民工生活设施。作为政府和劳动执法部门更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促进劳动法规在企业的落实,积极为农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务工环境。(王勇 许火珠)(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