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曾经连续报道的天津市劳工、82岁老人邵义诚等人对日索赔案,也就是其他媒体所称的西松建设案昨日在日本东京最高法院第二小法庭三审开庭,庭上,本市劳工邵义诚老人作为案件原告之一和另一当年被虏华工代表、山东青岛劳工宋继尧出庭作证并做陈述发言。记者在庭审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和远在日本的邵义诚、宋继尧进行了连线采访。
庭审结束后,邵老在第一时间接受了记者的越洋采访,邵老说庭审在日本最高法院第二小法庭进行,到场旁听的大约有一百多人。
邵老告诉记者,他在庭上慷慨陈词,他声音洪亮地告诉法官,1944年7月,他去青岛的路上被强虏到日本,从此便失去自由。他和同时出庭的宋继尧等人被西松建设抓去为当时的日本政府修建电厂,每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光着脚进入河道清理石头,半年后,他和山东的宋继尧等人被累成重病。次年3月,西松建设方面将他们这些没有劳动能力的生病劳工装上卡车送到码头,装上轮船,送回国内,但至今没有领到任何劳动报酬和任何经济补偿。
邵老告诉记者,这是中国劳工第一次站在日本最高法院的法庭上,所以他既紧张又兴奋。邵老说,此次日本最高法院对西松建设案开庭审理,有大批来自日本国内广岛、东京等地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友好人士百余人赶到现场进行声援,也让他们深受鼓舞,他觉得在4月27日的宣判中,官司胜诉的机会相当大。
随后是山东青岛的劳工宋继尧出庭,由于已经双目失明且身体不好,宋老是坐着轮椅在儿子的护送下进入法庭的,只讲了三四句话。宋老告诉端坐在法庭上的日本最高法院的法官,他之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被西松建设强虏至日本,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所致。他希望日本最高法院的法官能够依照客观事实对此案做出一个公正的判决。
整个庭审过程中,日本最高法院的三位主审法官一直在静静地倾听着,当原告方陈述后询问西松建设方面有何话说时,对方表示没有什么可说的。
对话原告律师
新报:庭审几点开始?
足立修一:庭审在东京时间13:30开始,持续了大约50分钟。
新报:西松建设上诉理由是什么?
足立修一:西松建设认为中国已经放弃了对日索赔权。
新报:原告反驳的理由是什么?
足立修一:西松的说法首先违背中日友好条约,违反了联合国有关请求权的法律规定。
新报:如果败诉,中国劳工是否还有机会?
足立修一:有,但是一旦败诉,再次获胜的几率会变得很低。
新报:作为一名日本律师,为什么会替中国劳工打官司?
足立修一:听了受害者的陈词,我觉得日本政府和企业应承担责任,至少,日本企业应该对此承担责任。
三位专家看索赔案
林伯耀(旅日华侨中日交流促进会秘书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一个新的动向,虽然前景不乐观,但仍然充满希望。
李宗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奉劝日本法院,不要因害怕中国受害者对日正当诉讼请求过多而否认历史事实。
童增(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组织“中国民间是否放弃对日索赔权”讨论,是对国际法的粗暴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