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现象”引发争论 IC供图
在《百家讲坛》上讲读《〈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而受到追捧的于丹,3月初遭到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几位博士、硕士等(统称“十博士”)的联名抵制。一时间,争议四起。
3月12日,这桩“公案”有了续篇,来自重庆几所大学的十位博士联名发表为于丹“维权”的声明。于丹是否讲解经典的合适人选?其打破严谨之风、以轻松姿态讲解经典著作的做法,是混淆视听,还是泽被大众?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究竟该走什么样的路?
“学术明星”说经典 激活、歪曲还是稀释?
立足于学术普及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已向大众推出了阎崇年、刘心武、易中天等多位学者。
现代传媒制造的高曝光率,使这些学者区别于大多数坐于书斋、老百姓少闻其名的研究人员,因此又被称为“学术明星”。
据悉,根据节目出版的《于丹〈论语〉心得》自2006年11月首发,上市后占据各大书店图书畅销榜前列。于丹的“粉丝”认为,正是于丹清新浅显的解读“激活”了古代经典著作。
有推崇,也有质疑。3月2日,由中山大学研究古诗词和古文献的博士徐晋如发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一些人士在知名论坛上发帖签名发文,对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讲解《论语》感到愤怒,“十博士”声明称,妄图通过吃快餐的方式去了解传统文化的想法是荒谬的,并要求于丹立即下课,并向观众道歉。
传统文化“争议四起” 关注、复苏还是情绪化?
面对质疑,于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的出发点在于“稀释经典,让它进入大众生活”。她说,中国的古典文化就像坚果的果仁,口味好,营养丰富,但由于历朝历代对它的尊敬和膜拜,坚果的果壳越来越硬,只有学者知道那个果仁是什么,但是大众不知道,面对坚果时束手无策。她所做的,就是把那层果壳剥开,把果仁直接给老百姓。
面对争议,3月12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的十位博士联名发表《我们的一些看法———关于“于丹现象”和“抵制事件”》声明书,为于丹“维权”———说话的权利,反对以“扣帽子”的形式逼其“下课”,认为“应该宽容不同文化传播形式的出现”,“学术界在发表观点的时候,应该避免情绪化”。
众说纷纭中,不少人选择比较平和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表示,于丹有贡献,“十博士”的表达也正常。他们的声音都有利于人们产生自己去看一看《论语》和《庄子》,亲身接近两位前贤的冲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郑槟儒说,正是这些争吵声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传统文化藉此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升温和复苏。
“学术越界者”受捧 尊重、沟通和没有顾虑
全国政协委员盛中国认为,《于丹〈论语〉心得》本是一家之言,这无可厚非,但如何更好地借助现代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更值得深入思考。
“中国的文化不死,根在当下”,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于丹深谙传播规律,她说,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对所有经典的解读都应该是当下的解读,要使经典有更多的现实价值。其次,我们处在跨世纪的时代,正是人们因为选择过多而空前困惑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简单朴素的原则,需要一种恒定不变的标准,让我们去明辨是非,真正做到智者不惑。
于丹表示,在《百家讲坛》的讲课,与她在学校里授课是不同的,“电视的受众是什么?什么层次的都有,不能像教育孩子一样去教育他,需要的是平等的沟通。我想大众的需求要尊重,而不仅仅是迎合。”
网友卢荻秋将专业学者与于丹等“学术越界者”做了比较,认为在《百家讲坛》中有个“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现象,易中天和王立群二人学中文却在讲历史,于丹学传播却讲《论语》……卢荻秋说,很多业内专家在做学术普及时,往往过于拘谨,生怕在史实资料乃至理论观点等方面有闪失,惹来学术同行的批评和耻笑,“于丹们”就没这么多顾虑,他们在演绎发挥时可以轻松自如,尽情地挥洒个人学养和魅力。
卢荻秋说,注意将专业研究与自身多学科背景融合渗透,既是社会大众的需要,也是学术研究本身的需要,更是学术专家应负的责任。这也是“学术越界者”受追捧的启示。据新华社杭州3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余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