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家首次与药厂面对面谈判 专家砍价问得药厂哑口无言
时报讯 (记者 游曼妮 通讯员 陈广泰) “这个药品质量监控环节有哪些?”、“为什么你的报价会比出厂价低这么多?”昨日,广东药品网上阳光采购首次进行面对面谈判,235家药厂271个药品接受考官严格面试,再次淘汰部分报价相差悬殊的药品。
专家轮番提问投票二选一
昨天进入“考试”的271个品规药品绝大部分都属于“狭路相逢”的对手:药品阳光采购刚开始时,有的药品只有两家药厂进行竞争,而报价却有两倍以上的差距。比如同是银屑片,一家报0.25元/粒,另一家报价为1.43元/粒,差价达7倍。为了防止企业恶意报价,工作组就制定出特别的考核环节:两家药厂分在同一组,轮流和专家面对面,陈述定价理由,由专家定去留。
各家媒体记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邀请直击了“面对面”谈判:一个药厂最多派出5个代表和谈判专家对面而坐,7个专家加一个不投票的主谈判官,对药厂代表进行轮番提问。面试结束后,竞争对手随后入场,接受同样的“考试”。同一组的谈判全部完成后,专家退席进行投票:第一轮投票二选一,过半数的那个产品被留下来。剩下的另一个产品还要等待第二轮投票,如果此时票数未过半,它今年将从广东医疗采购市场消失;如果票数过半,它会纳入重点监控限额采购目录,医院可以购买,但是重点目录药品总量不能超过医院购买总金额的3%。
入围药查出问题也“出局”
既然是二选一的淘汰赛,为什么昨天“参赛”的药品会出现一个单数?广东省药品采购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某个生产证件齐全、质量认证书合格的品种入围后被国家药监局等部门查出有质量问题。采购中心立即取消了该药品的入围资格,并通知同组竞价中被淘汰的厂家参加“面对面”谈判,以作补充。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寿生表示,采购中心将在接下来的销售环节继续监管药品的采购、药品的质量,保障市民用药的安全合理。
现场直击
专家连番砍价 药厂分毫不让
陕西香菊制药有限公司的代表携两个药品参加“比赛”,其中一个是郁金银屑片,采购小组公布的每粒限价是0.257元,厂家自报的价格是0.256元。但这个药品在山东的挂网价格是0.228元,浙江的挂网价格是0.250元。
谈判专家抓住这个“价格差”追问:“你的出厂价是0.245元,为什么不能再降?”
企业代表摆出各种理由:“我们这个产品在广东卖了9年,消费者反映很好,断货的时候直接打到厂里要买,说明我们的药效不错。有的厂家包装是按100粒规格,我们的规格是24粒、36粒,成本会高。企业是需要考虑利润的,这个价格是我们的底线。”
“为什么别的省份的中标价都比广东的低?你为什么不能降?”
“说实话吧,除了贵州,其他省份报的低价都还没开始供货,因为价格压得太低了,没法供啊。”
最后企业仍选择了0.256元的价格进行确认,等待专家投票。
“乌龙”企业代表一问三不知
“同样规格的锁阳固精丸,别人的报价不到1毛钱,而你们厂的价格是28.35元,这是为什么?”——专家直问
“不好意思,是我们报错了,我们报的是整瓶400粒的价格,准确报价是0.07元/粒。”——企业代表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
“你能说说这种药的主要成分吗?”——专家接着发问。
“它能滋阴壮阳,补肾……”
“这是疗效,我问的是成分。”——专家很快打断。
“这个,我们资料不齐全,现在答不上来。”
“那你说说这个药品生产的质量监管环节。”
企业代表又是一阵支吾。
“你厂还有一种药品,出厂价是12块多,报价仅6块。这怎么解释?出厂价的水分为什么这么高?”
企业代表再次哑口。
“在报价这么严肃的环节,你们厂还一再犯错,消费者能完全信赖你们的质量监控吗?”专家最后不留丝毫情面地质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