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耕,一些农资的价格应声上爬。来自河北省农业厅的调查显示,当前河北农资价格,除尿素和碳铵比去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品种高于去年同期,其中棚膜高10%以上,地膜高30%多。农民朋友不免担心:今年春耕农资价格会不会还继续涨?好政策带来的实惠,会不会又被农资涨价“吃掉”?
农民的担心并非多余。
怎么会这样?
每到春耕,农资需求自然上升;从供给方考量,原料涨价、运力紧张,生产成本增加,再加上流通环节层层加价,农资价格顺势快爬便不足为奇。
农民利益无小事。
农资涨价过快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三农”好政策,对农资生产流通环节进行限价,对农民进行补贴。各地也采取了很多举措,平抑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其中有一些举措成效显著,值得借鉴。有些地方,参照粮食储备制度,建立了农资淡季储备制度。他们利用淡季农资价格较低的优势,增大淡季储备量,等旺季时,发挥农资储备企业的经营优势,低价销售平抑市价。一些地方改变过去对农资系统的“限价销售”等补贴,逐步转为与农资市场价格变化相挂钩,对农民实行农资价格直补的方式,真正缓解农民的压力。一些地方,积极鼓励农资经销商建立直销网络,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还有不少地方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有效控制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
但也确有一些地方,对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苗头不够重视,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春耕在即,农资马上要迎来需求高峰。各级政府、农资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应马上行动起来,来真的,动实的,真正把这一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利益的问题解决好,别再让农资涨价过快“吃了”政策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