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制假售假者谷某已被批捕
通讯员 大卫 本报记者 陈洋根
早报讯叉车制动性能完好,司机操作程序规范,可还是因为刹车失灵撞上路边的行道树,在企业高层和有关部门的过问下,关于这起生产事故的检测结果很快出来了,车上的制动液原来是假冒产品。
上海、浙江两地有关部门据此立即展开调查,从而揭开发生在杭州的一起防冻液润滑油造假案。记者昨日从江干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该院已对这起制假、售假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37岁的杭州人谷某批准逮捕。
一次事故引出制假大案
2006年11月中旬,紧挨上海黄浦江边上的某家大型国企的仓储部正在启运一批发向各地的重型货物。
和往常一样,随着叉车的起起落落,一辆辆货车源源不断地将货物运走。这几天货物出库量非常大,叉车使用也比平常繁忙了许多,突然,有辆叉车在运货途中发生了刹车失灵,一头撞上了行道树。对此,一向工作严谨的这家国企领导要求立即调查这起生产事故。
企业安全部门、车辆安全部门等专家在认真剖析这起叉车事故后,很快对这起事故做出了鉴定:叉车司机操作规范,叉车制动完好,事故原因与该叉车所用的制动液有关。
随后,调查组翻开制动液的进货单时发现,产品出自杭州某汽配城的一家经营部,而且系“浙江某著名大学开发研制”。为了查清事情原由,事发企业单位将制动液送交有关部门检测。几天后,检测结果出来了,鉴定结论明确表述此制动液为不合格产品。
就这样,这起生产事故引出了一件制假、售假的刑事案件。
沪浙两地联查制假售假窝点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总队接到上海方面的举报后,立即着手调查此案。线索很快聚焦在浙江汽配城的一家专营汽车防冻液、制动液的经营部。
但最初调查该经营部时,它所经营的规模和范围都未出现异常。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总队后来通过信息处理系统找到了以杭州某润滑油经营部法人代表谷某名义在上海开设的一家某润滑油厂。在警方的支持下,质量监督执法人员突击搜查了这家厂房,这个制假窝点终于浮出水面。
从外围取得突破后,警方介入此案。在大量证据前,警方传唤了犯罪嫌疑人谷某,几经审讯后,谷某在铁的证据面前交代了自己在杭州制假售假的事实。
据警方最后调查:犯罪嫌疑人谷某利用上海某润滑油厂及自己注册的杭州某润滑油经营部,以假冒中国长春一汽奥车用油品有限公司名义生产的不合格的重负荷齿轮油、高级增压柴机油、装车用汽机油等六个品种润滑油、防冻液。在销售其他著名正品牌制动液时掺杂假冒伪劣制动液一起销售,销往浙江、江苏等省的汽配市场,销售额达27万余元。
执法人员还当场收缴了制作假润滑油所用的标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注册商标图样的铁罐11116只,纸箱6269只及塑料盖8035只。当场封存其价值30万元的伪劣产品。
假 “防冻液”销势居然还不错
随着案件的深入,犯罪嫌疑人谷某用于储存制假、售假的仓库也被查获。大批伪劣的润滑油、防冻液被查封。在收缴赃物同时,侦查人员发现仓库里有两只硕大的塑料桶和一只水泵,为了查清案情,办案人员问及犯罪嫌疑人谷某,谷某的回答令人吃惊:原来这是他用于生产防冻液的工具。
原来,从2005年开始,汽配市场上的防冻液销售形势看好,为了应市,犯罪嫌疑人谷某在上海的那家润滑油厂来不及生产防冻液,最后将防冻液移到了他的仓库内加工,所用工具为这两只大塑料桶和一只水泵。所谓的防冻液都是用甲醇、香精、色素加自来水兑成的。
犯罪嫌疑人谷某在供述中承认,2006年下半年有段时间,在他的仓库内每天能“生产”6000公升左右的“防冻液”。因为售价只有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销势很不错”。谷某的这个交代耐人寻味。
而为谷某生产“防冻液”的几名帮工至案发时还不知道,他们在制假过程中吸入的甲醇对人身的危害性有多大。据上海日化质量检测部门出示的证明:人吸入0.6mg甲醇就会引起中毒症状,将会导致失明结果。
谷某日前在检察机关提审他时交代:“因为这样做会产生很高的利润,为了取得这些利润我明明知道是违法的,但也顾不得了。只有一点没想到的是,自己会这么快就落入法网。”(181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