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杨涛时,远远看见对面快步走来一个上身一袭休闲衫,下身穿着一条冬常服军裤、留着小平头的小伙子。不用问,就是他了。正如网名“穿军裤的男孩”一样,杨涛这身“经典”的行头在南师大校园的军事爱好者圈子里颇有知名度。
杨涛是一个军服收藏爱好者,其痴迷程度令人吃惊,“到现在为止,我的收藏包括解放前八路军穿过的军装、55年授衔时的校官服及礼服、85式军装、87式军装,还有现役的解放军各式军装,一共大概40多套,还有满满一柜帽徽、领章领花、肩章、军功章纪念章……”当谈起军服收藏时,杨涛的话匣子立刻就打开了。
记者问他:“究竟是什么使你对军装、军用品那么感兴趣呢?
杨涛告诉记者,“这应该是我最敬爱的爷爷对我的深刻影响吧!爷爷18岁就抗战参了军,这辈子就再没离开过军队。小时候我常常在爷爷的书房里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爷爷的写字台玻璃下全是他的军装照。照片中的爷爷年轻威武,着实让人肃然起敬,这恐怕就是我喜欢军装的最早源头吧。”
“爷爷潜移默化给我的不仅仅是对军装的爱好。爷爷从正师级退休已经30年了,要是别的老人恐怕早已习惯了老百姓的生活了吧,可爷爷依然军人作风不变,每天的作息、进餐时间和在军队时一个样,说话也是字字铿锵,最烦吞吞吐吐。这一切都使我对什么是军人有了深刻的理解。印象中最深的,是我小时候,部队有命令传达下来,说是为了军队正规化建设,希望军队离退老同志着军装时不要再佩戴领章帽徽了。爷爷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立刻就阴暗了下来,一个人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我感到很奇怪,就跟着进了房间,竟然看到一向强硬的爷爷紧闭着双眼,眼里涌出了泪花。我轻轻地走到爷爷身边,他对我说:‘我18岁到部队啊,虽然摸爬滚打但我无怨无悔,当初离休时我心里就不是滋味,跟孩子离开了妈似的,幸好老干部还能穿军装。现在部队叫我摘领章帽徽,我绝对服从,但你说,这军人不戴领章帽徽还能叫军人吗?我心里受不了啊……’说罢爷爷老泪纵横。
爷爷指着他手里拿着的一个黑色皮包对我说:‘孙子,这是爷爷当兵多年来得到的荣誉,搬家、“文革”,我都没有丢。现在交给你吧,以后就让你看管了。’我接过一看,其中有爷爷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结业证书,军功章、战利品,还有各个时期爷爷佩戴过的领章、帽徽、军衔等。就是从那时起,军服、军用品就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收藏他们,不仅是我对爷爷的爱、我对军队的爱,更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军人。”
记者问杨涛:“那么你在收藏军用品的过程中最难忘的是哪件事呢?”
杨涛笑着说:“那还得说到我爷爷。爷爷被授衔时曾领到了一套呢大衣。我向爷爷要的东西,他都是笑呵呵地大方地给我,可唯独这套大衣,一直不愿意给我。我很赌气。最后爷爷说:‘这条大衣我对它真的很有感情,那时大家都很穷,谁家有条呢大衣真是了不得。我甚至想,除非我家真的到快饿死人的时候,不然这条大衣我绝不出卖。你能理解我吗?’我当然理解爷爷,也理解了收藏军用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别人的感情,而不是不择手段地要得到。从那以后,我更懂得了尊重别人的感情。那些对当事人来说有很深感情的物品,他们不愿转让,我绝不怨恨。比如有一次,我打听到一个女孩子有一副他爸爸的海军大校肩章,我很想要,可最终那女孩不愿意给。我很能理解她,虽然东西没要成,但我们还是好朋友。在收藏军服、探讨知识中结交那么多的朋友,学会如何做人,这恐怕是我的这一收藏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吧!”
本报校园记者 卢晶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