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行业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可依,文物保护法管的是出土文物的收藏与流通,市场法律法规管的是收藏市场的商品交易,全国收藏业也无政府部门专管,使得整个收藏界长期处于法律真空地带,不乱才怪。”
本报记者 马霄雷
3月14日,北京天气晴朗,位于东二环保利大厦斜对面的亚洲大酒店,保利2007春季拍卖会预展如期举行。
与此同时,在北京通州区寓所躲清闲的中央美术学院退休教授杨红太的心情也已经渐渐平和。他是数天前京城艺术拍卖风波中的另一个主角———3月初,友人告知杨教授,在保利国际拍卖公司即将举行的2007春季拍卖会中,将拍卖他于1980年代创作的油画《打水姑娘》,图录号为Lot978,估价为人民币9万元—10万元。这位年逾古稀的艺术家十分清楚自己旧作的流向,且图录所录画样并非自己所作,于是他携家人来到保利拍卖公司,提出这幅拍品为伪作,要求保利公司撤拍。
就在保利公司向委托人查证画作来源、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京城媒体即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一时间舆论纷纷扬扬,本已火热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因为此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慎重考虑,保利公司决定撤拍杨教授的这幅作品,理由是“不会拍卖有争议的作品”。保利公司的解释是,公司不会对一件有争议的作品进行拍卖。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撤拍是“明智之举”,因为目前在关于作品真假的问题上,尚无明确的司法鉴定手段,尤其是当作者坚持认为是赝品后,即使再有票据也很难鉴定。况且,一幅有争议的作品,即使坚持上拍,也不可能卖得出去。3月13日下午,保利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杨教授的这幅作品的确已经撤拍,不会出现在明天开始的拍卖预展上。
无论如何,年迈的杨红太教授为这件事情没少担心,这几天即使吃安眠药他也难以入眠。他对记者表示,知道保利公司撤拍的消息后,心情轻松了不少。
艺术品真伪难辨
这次京城艺术拍卖风波看来已经结束。但是,近年来因为艺术品真伪之辨的拍卖、买卖纠纷屡见不鲜,官司不断。对收藏市场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大。越是名家,仿冒者就越多,手段就越“高明”。
今年1月,吴冠中在朋友处偶然发现一本2006年12月的《艺术与财富》杂志。翻阅之后,吴冠中发现,该杂志在自己未知情的情况下刊发了自己的个人专访,其中配合专访刊载的大部分画作都是假的。吴冠中回忆,大约3年前,曾在家中接受过作者的采访,但他没想到,此次采访被拿来为赝品做宣传,吴冠中说,《艺术与财富》杂志刊登的假画是按照自己出版的画册中的作品仿制的,其中有些画的真迹至今仍被某些单位收藏着,不可能流传到市场上去。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艺术与财富》这类专业杂志上,将假画搀杂在真迹和对画家本人的访谈中刊登,是坐庄卖假的一种常见套路。因为这样一来,读者很容易以为访谈的配图都是画家本人提供的真迹,如果在市场中遇到这些画作,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由于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各地电视台也闻风而动,开办了各种收藏鉴赏节目。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鉴宝”,对观众委托的艺术品、收藏品甄别估价。由于利益的驱动,这类节目存在很大的问题。据媒体报道,此类电视节目造假的情况不在少数,把赝品当成真品确实非常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画鉴定家透露,一家电视台的一档艺术品投资类节目,在去年的一期节目中,曾聘请一批南京著名书画专家担当评委。节目中,有一幅署名郑板桥的竹子画,专家团估价500万元。但实际上,这幅画是赝品,而且属于高仿级别,非专业鉴定人士难以认清其本质。这位书画鉴定家还透露,其实这幅画就是担当现场评委的某位南京书画专家的,买时就知道是赝品。不知他通过什么手段,把自己的画搞到自己当评委的节目中,而且当着亿万电视观众,把赝品鉴定为真迹。
赝品形成市场
活跃的民间资本对艺术品市场倾注了高度的热情。据了解,2003年以后,艺术品市场的买方群体不断扩大,艺术品收藏已成为一些企业和个人投资的新渠道。在经济发展相对快速的长三角地区,艺术品收藏更是火爆。艺术品投资的高回报率是这次收藏热出现全民参与的重要原因。有人作过统计分析,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为20%。实际上,在高回报的刺激下,目前已经有大批资金从楼市、股市撤离,转而进军艺术品市场。针对这种情况,业内人士分析,赝品是艺术品市场最主要的心头大患。艺术品价格体系混乱,经验不足、鉴赏能力不高的投资者大量进入,极易给投机者找到造假缺口。
早先,赝品是不登拍卖行的大雅之堂的。翰海和朵云轩等公司本身就拥有诸多鉴赏名家,再聘请一些老法师把关,1990年代初的拍卖会上鲜有假伪艺术品。赝品多是在黑市流转那时,虽然在“拍卖规则”中也有不保真伪的免责条款,但竞拍者对拍卖行还是比较放心的。但随着拍卖行的日益增多,卖方市场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现象。而从某种角度来看,赝品也有一定的市场,当时老百姓买不起真品,往往喜欢购一两幅所谓“名家字画”装点门面。在市场的推动下,一批仿冒水平较高的赝品开始进入拍卖市场。如1990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些拍卖行都有月拍,许多赝品均以无底价拍卖,业内人士彼此心照不宣。
当时,赝品的成交额每年也达数百万元。随着科技的发展,赝品的制造水平明显提高,如果说早先老法师们对于赝品的走眼只是凤毛麟角的话,那么1990年代末期,利用一般手段对于某些高质量的赝品已是真假难辨了。亚洲金融风暴后,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一蹶不振,拍卖公司陷入低谷。为了生存和追求潜在暴利,更多拍卖公司开始放弃矜持,甚至与造假、售假者内外勾结,经过包装的赝品开始登上年度拍卖会和精品拍卖会的舞台,成为流传至今的赝品工业的出口。
法律独力难撑
赝品盛行,危害极大。市场上究竟有多少赝品?有说多达90%,有说超过一半,有说占1/3。中国收藏家协会闫振堂会长对收藏市场上的假冒现象深恶痛绝:“收藏行业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可依,文物保护法管的是出土文物的收藏与流通,市场法律法规管的是收藏市场的商品交易,全国收藏业也无政府部门专管,使得整个收藏界长期处于法律真空地带,不乱才怪。”
书画拍卖市场上,真品很难有量化指标。中国书画的鉴定长期以来采用“目测为主,考证为辅”的方法。拍卖法第六十一条也明确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此条法规原本是为了保护拍卖公司合法经营的规定,却被个别拍卖公司用“足”用“活”,成为赝品进入拍卖会的借口。
经历过真伪之辨风波的杨红太教授对此十分感慨。他不是法律专家,但是凭着老艺术家的责任心和对艺术的尊重,他告诉记者,文化市场不够规范不是马上能够解决的,要想缓解艺术品拍卖的真伪问题,首先拍卖行里要有内行,还应该多听取专家意见,尊重作者意见,尽量避免赝品出现在拍卖场上。这不仅维护了艺术家的声誉,也对拍卖行的声誉有建设性的作用;其次收藏者也要擦亮眼睛,不要相信非正规渠道的艺术品来源,要找业内人士多参考,以免上当。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个别拍卖公司存在着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违法违规操作,种种不法手段充斥其中。艺术品拍卖还处于初级阶段,拍卖场上爆出的违法现象,已经触及到了拍卖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不仅让进入市场的人战战兢兢,也让新手望而生畏,目前拍卖市场出现的繁荣,是虚火旺盛的繁荣。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将可能会使我国本来就不成熟的拍卖市场陷入巨大的危机中。不少艺术家、艺术机构建议,鉴于艺术品市场门类众多知识繁复,有关部门应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有关措施扶持市场监督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