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解悦)“科学理念的核心是奉献,没有为科学事业奉献终身的精神,就不可能真正对社会作出贡献。”中科院南京分院日前召开“规范科研行为,净化学术环境”座谈会。赵其国、王德滋、陈达、陆和都有为5位在宁中科院院士在座谈中呼吁科技工作者,恪守科学理念和科学道德,为科学事业奉献终身。
科学精神淡漠、行为失范、社会责任感缺失……针对目前科技界不同程度存在的种种缺憾,院士们深感痛心。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分析认为,这些违反科学理念的不端行为,与少数科技工作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紧密相关,也与科技评价体系“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导向有关。“我们仔细想一想,还有多少科研骨干还真正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为了争项目、争经费,多少科研骨干不得不疲于奔命,这种状况,最终将影响到科学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赵其国建议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为科学研究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他告诫科技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奉献”是科学道德和科学理念最核心的内容,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好学问,才能真正对社会作出贡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达院士建议改进科技评价体系,营造和谐的科研环境,倡导有序竞争,同时寄语科技工作者淡泊明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致力于地质科学研究整整60个年头的南京大学王德滋院士呼吁科学家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坚决抵制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相互吹捧等不端行为,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科学道德的核心是诚信,诚信要从小抓起”,南京大学都有为院士说,做学问首先要做人。不能让科技工作者成人以后再学习什么是科学道德准则,从幼儿园到大学,要始终贯穿道德准则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理念和科学道德。
在技术领域,如果国外已经有了一项技术,自己也研发出来,那是填补空白;但若是搞理论研究,别人已经发表文章,我们再弄就只能算抄袭了。紫金山天文台陆院士提醒科技工作者,创新要注意避免无谓的“不端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