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旅游业
规划了长达10多公里的“红梅长廊”,打造红梅生态农家旅游
加工业
已有五家知名酒类、饮料加工企业来实地考察,商定投资项目
“土壤、气候、交通都这么好,品种也好,这一万多亩红梅不大力发展实在太可惜了……”在大邑县出阝江镇实地考察红梅产业的一投资顾问发出由衷感叹。
辉煌历史
靠种红梅修起小洋楼
鱼泉村是出阝江镇种植红梅面积最大的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最高峰时全村有两千多亩红梅,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在种,近几年面积逐年减少,现在只有一千亩左右。”鱼泉村村支书牟泽全介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红梅销售最火的时候,当时一公斤鲜梅最高要卖七元钱,干梅要卖一公斤三十六元,一亩红梅收入达四五千元。许多营销大户收了梅子卖给广东、香港、台湾的老板,有的还卖到日本。
“我们家的楼房都是靠两亩多红梅赚钱修起来的,我们这些邻居的楼房好多也是靠卖红梅修的”,鱼泉村村民60岁的牟均全回忆起红梅当年的兴盛感触颇深。“以前,我一年卖个七八千元完全不成问题,红梅是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最高峰时,一株红梅树都要卖好几百元。我自己又在搞嫁接,把苗子卖给人家种,两三块钱一株一年都要卖近千株。那个时候,大家积极性都很高,经常修剪、施肥,这红梅就是大家的宝。”
尴尬现状
销售困难为人做“嫁衣”
谈到现状,从红梅种植户到基层干部高昂的兴致都黯淡下来。出阝江镇副镇长牟咏菊介绍,去年该镇红梅种植面积1.1万亩,挂果面积约9000亩,产鲜梅2045吨。面积基本稳定,而产量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价格太低,种植户积极性不高,疏于管理。”现在一公斤鲜梅售价只有0.2元,干梅一公斤不到1.5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村民直接砍掉了红梅树。有村民形容红梅是“鸡肋”,已经不赚钱,“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
成都大和红梅酒业有限公司是鲜梅的主要去处。投产几年来,生产的青梅酒口味很受好评。“一年要收五六百吨红梅,这其中一半用来自己加工酿酒,一半是帮五粮液收的。”据该厂负责人胡瑶女士介绍,由于资金、宣传力度的限制,一直很难自主打开广阔的市场,规模也就上不去。他们帮一些知名厂家贴牌生产的红梅酒,人家拿去出口要卖三四十美元至上百美元一瓶,而有些他们自己商标的同样的酒只能卖三四十元一瓶。
衰落原由
经营不善未形成产业链
出阝江红梅为何会由盛而衰,大家都有一致的看法。除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以及一些客商自己大量发展了种植基地外,矛头都指向了红梅产业营销上的弊病。“以前赚钱凶的时候,一些营销户见钱眼开,想赚得更多,就把其他地方品种不好的红梅混到我们出阝江红梅里卖,以次充好,渐渐地坏了出阝江红梅的牌子。还有内部互相杀价的情况。”
再就是没有形成产业链,除开一些营销户外,没几家大的红梅加工厂。据该镇党委书记耿晓林介绍,以前有一家红梅饮料加工厂,生产的饮料叫“密尔生力”,在当时是叫得响的牌子,但该厂在十年前倒闭了。
新的希望
让旅游业加工业带活红梅
为让出阝江红梅走出困境,迎来“第二春”,大邑县委、政府与出阝江镇党委、政府这两年都在积极找寻良方。带着红梅招商资料四处参加糖酒会,上门拜访大型酒厂。去年,科伦集团直属的惠丰公司初步上马红梅加工项目,生产乌梅中药材。最近几个月来,国内有五家知名酒类、饮料加工企业已分别多次到出阝江实地考察,商定投资项目。
与此同时,该镇还在通往西岭雪山、花水湾的出阝新旅游复线规划了长达10多公里的“红梅长廊”,打造红梅生态农家旅游。目前,正在想方设法改造红梅长廊的道路设施。届时,人们可以二三月份驱车出阝江红梅花中游,再在农家红梅树下品品红梅酒、红梅饮料。
何骏天 本报记者 汪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