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笔者愿意把这种境界与高丰文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不在乎是否过誉。
高丰文,68岁,曾经是中国足球队主力中卫,担任过国少队、国青队和国家队主教练。
足球改革之初,各地足球学校群起,明明有盲目性,但有人热衷于“雨后春笋”的景观。后来,足球学校一所接一所地倒闭,明明是大浪淘沙,非有人将其归为现在的孩子不喜欢足球了。足球人口锐减,高丰文足校的在校学员也只有几十人,招生越来越难。不管原因多么复杂,当孩子们远离足球,远离高丰文这样愿用毕生心血教他们踢球、做人的老爷爷时,足球改革还有多少成就可以让人们兴奋呢?
但凡开创性的事业,成功者总是少数,能有一颗坚持下去的心最为可贵。足球学校冲击了原有的人才培养体制,可是,能破未必能立,没有坚定的信念,方法的探索和改进都无从谈起。高丰文曾经在冲击世界杯赛的征程上留下“只差一步”的记忆,与所有失落的人一样,把弥补缺憾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高丰文不曾动摇,对总也不见起色的中国足球保持着那份痴情和忠诚,因为踢球是千百万孩子的快乐所在,培养优秀足球人才是无数球迷的期盼。
我之所以相信中国足球还有希望,就是因为在足球界和老高一样心气犹存的人并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