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新建了一支便民废品回收队,凭借诚信的经营服务和统一规范的回收,受到小区居民青睐。但由于不少小区物业原先跟“游击队”有私下协议,“正规军”遭遇了难以进驻小区的尴尬局面。
建立正规军
共和新路街道的便民废品回收队,是今年春节后组建的。
目前,该队共有废品回收队员17名。为规范管理,街道方面还统一配备了印有“闸北物资”的统一制服和17辆废品回收车。并规定只回收硬纸板、报纸、可乐罐、破衣服、铝合金等生活废旧物资,不得回收各类金属窨井盖、消防设施和配件,及信息电力金属和各类铁路、公路、市政公用金属设施等。
进驻遭遇“阻力”
“正规军”虽受到居民欢迎,但组建一个月,目前顺利进驻小区的便民废品回收点,仅仅只有5家。这就意味着整个共和新路街道21个居委会下属各类小区,至少还有3/4以上的小区还没有正规的废品回收点。
柳营路上的申地公寓,原先就长期驻守着一个由外来人员经营的废品回收站点。“物业提供场地,外来人员定期缴纳一定费用。”共和新路街道城管科有关负责人透露,由于废品回收行业的高额利润,这种存在于外来人员和小区物业甚至所在居委会中的“合作”关系,几乎垄断了一个小区的全部废品回收资源。
“无证外来人员的进入,势必还会造成对小区环境的影响。一些陌生外来人员上门回收废品,有时候还容易带来安全隐患。”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曾反复和一些小区的物业进行协商,试图让“正规军”进入。但考虑到一部分隐形的利润来源会遭到损失,不少物业仍然严守拒绝进入的“底线”。
吸纳“游击队”
“废品回收,无非就是卖什么、怎么卖的问题。只要这两点没问题,政府自己组建‘部队’,倒不如用现成的废品回收‘专家’好。”共和新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永军说。为了解决进驻难的问题,街道方面将长期在小区驻点且诚信情况良好的外来废品回收人员,重新列入到考查范围之中。
“我们首先对这些经营人员,进行了各方面的考查。通过资质认定的回收点,今后,只需缴纳少量的管理费用,他们就能纳入到政府统一管理的范畴之内。”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申地公寓、永乐苑、心族公寓等在内的5个小区的外来废品回收人员,已被正式吸收到整支便民服务队中。在申地公寓经营废品回收5年多的孙凤梅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样做对我们来说很公平。”
“等小区这块试点成熟后,我们将考虑将周边的商业网点的废品回收,也纳入统一管理。争取让这块暂时无人监管的区域,更有序地经营。”王永军说。作者:晚报记者冯兰蔺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