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城市的居民更青睐外资品牌的汽车,但更愿意买国产的护肤品;比起食品的价格,中国人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除了上海,大部分城市的居民都预计房价还会上涨。昨天,国际著名金融机构瑞士信贷公布了2006年中国消费市场的独家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瑞信共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武汉、成都、西安八大城市的2700名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进行了访问。瑞信已经连续三年对这个课题进行调查。
-主要城市家庭月收入5043元 瑞信中国研究部主管陈昌华指出,2006年尽管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许多消费者的消费预算和实际支出与上一年度相比都有所下降(除房地产领域)。他认为,这种表面上的矛盾现象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消费者预期多数消费品,如汽车和电子产品的价格将下降,从而持币待购;同时个人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调查发现,个人收入的增速低于GDP、国有企业利润及政府税收的增速。只有年轻人的收入增速能与国家经济的增速保持一致。
根据这份调查,去年中国主要城市家庭平均税后月收入为5043元人民币,比2005年5081元的水平略有减少。其中深圳家庭收入最高,为7554元人民币;北京家庭的平均实际收入为5528元,低于上海的5816元,高于广州的5383元。
至于个人收入,2006年这八大主要城市的人均税后月收入为2129元。20至29岁这一年龄段的人过去三年的人均月收入增加了33.6%;30至39岁的人三年来增加了21.6%;40至49岁的中年人增加比例为14%;50至59岁的中老年人的收入三年间只增加了8.9%。
-居民预测房价还要上涨 调查指出,中国的消费者预测房价会上涨3.9%,其中北京居民的预期为上涨5.1%,沈阳居民的预期最高,为7.8%,8个城市中,只有上海居民预测房价会降低2.9%。
在一年内有购房意向的居民中,53%都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水平,23%是首次购房,13%是为了投资,5%的人为了给亲人居住。
陈昌华认为,相对于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中国的房价应该下降。可目前看来,由于市场上的资金太过充沛,又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房价很难降下来。特别是现在自用和投资的需求混合到了一起。大家预计房价涨,就会提早购买新的房子,而不会及时出手旧房,要等个好价钱,市场上需求变大,供应减少,导致推高了房价。政府调控房价会很困难,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供应。
(责任编辑:安世者)